2025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解析版).docxVIP

2025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宝墩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是成都平原上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距今约4500年。在该遗址发现有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相似的葬俗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典型的彩陶技术。这说明 ()

A.宝墩文化的发展具有后发性优势B.中国原始文化具有交流性的特征

C.宝墩文化是各地文化交融的产物D.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有重大影响【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45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宝墩文化既有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相似的葬俗,又有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典型的彩陶技术,这说明中国原始文化在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影响,具有交流性的特征,B项正确;后发性优势指的是时间晚的文明比时间早的文明发展程度高,材料把宝墩文化与其他文化作对比,排除A项;宝墩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吸收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各地文化交融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非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表信息反映出,两汉时期的赋税制度()

史料

史料出处

“田虽三十而以顷亩(相当于一亩)出税”

《盐铁论》(西汉)

“租税之法,皆依田亩”

《汉书》

“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瘠,差为三品,专立文簿,藏之乡县”

《后汉书》

A.形成了完善的土地评估体系B.以人丁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C.以土地作为收税的重要依据D.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思想【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的中

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以顷亩出税”“依田亩”“亲度顷亩”等表述可知,两汉时期征税注重依据土地,说明以土地作为收税的重要依据,C项正确;材料虽提及丈量土地、区分肥瘠,但仅这些信息不能表明形成了“完善的”土地评估体系,“完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田虽三十而以顷亩(相当于一亩)出税”“租税之法,皆依田亩”等内容,强调的是依据田亩征税,而非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排除B项;材料仅呈现了两汉赋税以土地为依据征税的方式,未涉及赋税轻重程度,无法得出轻徭薄赋的税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3.如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据此推断最合理的是()

内容

史籍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日夜固争曰:“事急矣!若不行权道,社稷必危。周公圣人,岂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今大王临机不断,坐受屠戳,于义何成?若不见听,无忌等将窜身草泽,不得居王左右。”太宗然其计

《旧唐书》

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侯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未

决,众曰:“大王以舜为何如人?”曰:“圣人也。”众曰:“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安能泽被天下,

法施后世乎!”

《资治通鉴》

A.唐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较为尖锐B.《旧唐书》的相关记载更具真实性

C.儒家伦理在唐初遭到了严重破坏D.玄武门之变是一次偶然性的政变【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旧唐书》与《资治通鉴》均记载了李世民集团内部核心成员对其发动政变的反复劝说,甚至以周公、舜等儒家圣人的“大义灭亲”逻辑施压,两段材料均突出李世民在“诛杀兄弟”决策前的犹豫及内部矛盾的激化,A项正确;两书记载核心情节一致,《资治通鉴》补充细节,无法仅凭材料差异断定孰真孰伪,排除B项;材料中引用周公、舜的“大义灭亲”恰是儒家伦理的工具化利用,说明儒家思想仍为权力斗争提供合法性,而非被破坏,排除C项;两段材料均显示政变经过长期谋划与内部反复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力资源管理师持证人

小、初、高中考试及资格考试资料分享; 文件格式转换; 简历制作; Excel制作、公式编辑、vba代码编辑、自动化管理,欢迎大家咨询; 软件开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4日上传了人力资源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