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见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药物外渗概述药物外渗预防措施药物外渗护理原则常见药物外渗处理方案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策略总结反思与改进方向
01药物外渗概述PART
定义药物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周围组织的过程。原因血管条件差、药物刺激性强、穿刺技术不当、固定方法不正确、患者不配合等。定义与原因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肿胀、疼痛、红斑、水泡、硬结、坏死等,严重者可出现溃疡、坏疽甚至肌腱受损。危害影响药物疗效,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临床表现与危害
血管细小,皮肤娇嫩,易受损。婴幼儿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出血。血液病患管弹性差,血管壁脆弱,易破裂。老年人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易导致药物外渗。重症患者易发生药物外渗人群
02药物外渗预防措施PART
血管状况评估避免在关节、静脉瓣、皮肤破损处等部位进行穿刺。血管部位选择血管通路保护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的损伤。评估血管弹性、粗细、弯曲度等,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合理选择血管通路
提高穿刺技术水平穿刺技术培训定期进行穿刺技术培训,提高护士的穿刺技能。穿刺时注意事项穿刺后护理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时保持针头稳定,避免过度刺入。穿刺后及时拔针,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避免血肿形成。123
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管通路是否通畅,有无外渗现象。030201评估外渗程度如发生外渗,及时评估外渗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药物外渗的并发症。
患者教育与配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药物外渗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活动。患者配合指导患者及时报告穿刺部位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及时处理异常
03药物外渗护理原则PART
及时发现并处理巡视观察经常巡视患者,尤其对于老年、小儿、昏迷及感觉迟钝的患者,及时发现药物外渗的症状。评估外渗程度确定外渗面积、外渗药物的种类、浓度及剂量,判断外渗的严重程度。停止输液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避免药液继续外渗。
局部封闭使用普鲁卡因等药物进行局部封闭,减轻药物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湿敷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使用冷敷、热敷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局部封闭与湿敷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使外渗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减少,加速药物吸收和代谢。适度活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手指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抬高患肢促进回流
详细记录外渗发生的时间、部位、面积、药物名称、浓度、剂量及处理过程。记录外渗情况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观察病情变化
04常见药物外渗处理方案PART
一旦发现抗肿瘤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断开输液管,防止药物继续渗漏。用冰袋或冰块冷敷外渗部位,每次20-30分钟,每日数次,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采用利多卡因等药物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封闭,以缓解疼痛和减少药物吸收。将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抗肿瘤类药物外渗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冷敷局部封闭抬高患肢
高渗性药物外渗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发现高渗性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断开输液管部封闭采用利多卡因等药物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封闭,以缓解疼痛和减少药物吸收。局部湿敷采用50%硫酸镁湿敷外渗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数次,可有效促进药物吸收和减轻水肿。观察记录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血管收缩剂类药物外渗处理立即热敷发现血管收缩剂类药物外渗时,应立即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外渗部位,以促进血管扩张和药物吸收。局部按摩轻轻按摩外渗部位,以促进药物吸收和缓解疼痛。观察记录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变化,并做好记录。预防措施使用血管收缩剂类药物时,应选择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免药物外渗。
其他类药物外渗处理局部处理根据药物性质和外渗情况,采取适当的局部处理措施,如湿敷、冷敷、热敷等。观察记录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变化,并做好记录。药物治疗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皮肤坏死,应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或外科治疗。预防措施加强药物使用管理,避免药物外渗的发生。
05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策略PART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药物选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皮肤保期检查皮肤,及时发现异常,如红斑、水疱、硬结等。早期识别若发生皮肤坏死,应及时清创、换药,促进愈合。创面处理皮肤坏死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预防及护理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的损伤。血管保护穿刺前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如出现静脉炎,应抬高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附答案.docx VIP
- SH∕T 0248-2019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pdf
- (最新版)五年级下册常考应用题100道(可直接打印).docx VIP
- VDA6.3-2023过程审核检查表(2023版).xlsx VIP
- 血脂血糖检验报告单模板.xlsx VIP
- 最新(答案版)2025初级会计基础练习题(经济法).doc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docx
- 机器人控制软件:ABB RobotStudio二次开发_(12).错误处理与系统维护.docx VIP
- 四川省科技奖励办公室关于二00五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PDF VIP
- 初中中外名著阅读练习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