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12367111215
答案CDCDBBBC
1.C(“数字技术能够修复或复原历史文化遗产”夸大程度。原文说的是“为修复或复原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
更多可能”。)
2.D(A项,“其传播范围也不再受到任何限制”过于绝对。原文说“数字技术摆脱了地理位置对信息传播范
围的局限”。B项,“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不属于“建立可复制、可搜索、安全可靠的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库”
的功用。C项,“先后经过识别、扫描……”错误,应是先“扫描”后“识别”。)
3.C(根据材料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内容以数字形式保存、
处理和传播的过程”。C项表现的是中外数字遗产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4.①引用论证:两次引用总书记言论,论证运用数字技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增强了说理
的权威性。②举例论证:以建设虚拟博物馆、线上展览馆打破传统展示方式的局限以及数字技术能对受损
的文物、古迹等进行修复和还原为例,论证数字技术对于展示、修复或复原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作用,令
人信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材料一立足数字技术的特性,着重论述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显著优势:有助于保存和传播,展
示和利用,保护、修复和管理历史文化遗产等。②材料二立足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着重论述各种数字技
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修复、保护、保存等方面的具体运用及其效果。(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6.D(“借代手法”不正确,应是比拟手法)
7.B(“突出其‘英俊帅气’”不正确。应是突出其爱国奉献、不畏困难的英武气质。)
8.①明指一丛长在大巴山悬崖边的鲜艳欲滴、耀眼夺目的红杜鹃;②象征着为三线建设而英勇牺牲的年轻烈
士及其崇高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从大江南北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
自己的汗水、智慧甚至生命。②不畏艰辛,英勇顽强。面对艰险的环境、艰巨的任务,建设者们战天斗地,
用顽强的意志成功架起了天梯般的铁路。③团结协作,善于创新。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齐心协力,用
青春和热血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符合文意即可酌情给分)
10.CEG(标点如下:此其为祸固已不可胜言,而议者言之固已详矣。若熹之所言,则又有大于此者。)
11.B(“一日立乎其位”的“乎”为介词,相当于“于”;“郁乎苍苍”的“乎”为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相
当于“然”。)
12.B(“唯有一样样地去挽救,励精图治,方能获胜”不正确。原文为“将一二以究其弊,而求所以为图维
之术,则岂可以胜言哉”,意为:如果一件件地追究其弊病,以求挽救的办法,那又怎么能说得完呢?)
13.(1)阁下果真能抓住根本来陈述,那么天下的事情,一次就使它回归正道,大概没有什么困难。(“诚”
“归”“殆”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如今我心中有所感触,不能控制自己,就又发表了这些狂言,不知道您认为怎样?(“窃”“自已”
“审”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第一问:①与敌人讲和,导致三纲衰败、万事毁弃;②皇帝独断专行,内心傲慢;③以“国是”之名,
压制公众言论。(3分)第二问:希望陈侍郎等大臣勇于担当,纠正皇上心中的差错,使其回归正道。(2分)
【参考译文】
我曾说天下的事情,有的属于根本,有的属于枝节。端正根本的事,虽然好像迂阔缓慢,但实际上容
易收效;补救枝节问题的事,虽然好像切实具体,但实际上却难以成功。所以过去善于分析事情的人,必
定彻底弄清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枝节,而先端正其根本;根本端正了,就不用担心枝节问题得不到解决。
姑且拿当今天下的事情来说吧:在上则天意不乐,故连年灾荒;在下则百姓财力已经枯竭,而国家赋税却
十分急迫,盗贼到处出现,人心动摇不安。如果一件件地追究其弊病,以求挽救的办法,那又怎么能说得
完呢?但论其大患的根本,那么就在这里:讲和的打算一决定,便三纲衰败,万事毁弃;独裁的说法一提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出,皇上的心意就变得傲慢起来;国是的说法一推行,公众的言论就被压制。这三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