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四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doc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四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案四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鉴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读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分多种题材,而不同的题材情感不同。

微点突破

一、山水田园诗

二、送别怀人诗

三、咏史怀古诗

四、咏物言志诗

五、羁旅思乡诗

六、边塞征战诗

七、爱情闺怨诗

例题(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答:

剖析友人之间相戏,无须客气,无须谦虚,围绕这一点,再结合诗句逐一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首联,大言不惭称“有风情”“近正声”,自评极高,颇为自负。颔联,“偷”“伏”,戏谑、调侃友人,一则表现友情之深,二则自夸才高。颈联,说自己与富贵无缘,自是不被当权者认可,有隐隐的失落;说文章应扬名,又洋溢着昂扬的自信。尾联,“莫怪”说破戏谑之意,“诗成”又洋溢着喜悦之情。

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3分)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3分)

技法透视

1.常见题型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诗人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3)本诗(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

(4)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

2.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7看”

(1)看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中的“览古”,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出塞》《从军行》则显示此类诗歌应是“边塞”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答题就有了针对性。

(2)看作者

①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有助于准确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如宋诗比之唐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语)。这一方面是因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的生活经历,比起唐代李白、杜甫等都要简单得多,所以他们比较重理智轻感情;另一方面宋代强化了文人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文人比较注重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抵制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表露。

②看作者的创作风格。先看整体风格,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后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整体趋向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特例作品存在,如李清照、陆游的作品。

③注意走近作者。也就是说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王谢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不再,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4)看意象

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人、景、物,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如:松,往往喻示坚贞;梧桐,常常表现凄苦;残月,往往暗示凄凉、哀伤。平时应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考试时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5)看小序、注释

出现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作是有效信息,包括小序和注释。古诗词前面的“序”,或交代创作年代,或交代创作缘由、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它对理解诗词思想内容至关重要,鉴赏时不能忽视;如诗词后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提供背景材料,有的介绍作者、朝代,有的解释词语,这些都可以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还可能暗示题目答案。

(6)看关键词

“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杏花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显然,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也通过这一“闹”字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7)看关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