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青纱帐-甘蔗林教案基础模块下册.doc

二、青纱帐-甘蔗林教案基础模块下册.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青纱帐——甘蔗林

学习目标

1.掌握青纱帐、甘蔗林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理解并赏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4.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领悟意境美。

5.深入分析诗歌内容,欣赏主题美。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2.引导学生理解并传承坚韧不拔的革命斗志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北方漫山遍野的青纱帐和南方郁郁葱葱的甘蔗林是自然界中毫不相关的两种植物,或许今生它们只能一北一楠遥遥相望。而在这首词中,诗人郭小川赋予它们灵魂和热情,让我们感到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一脉相承的革命事业——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是昨日斗争的继续。

二、文体常识:

郭小川(1919-1976),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抗日战争期间,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成为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奋笔写诗,热情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成就,很快成为新中国文艺界一颗光彩照人的明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编委、《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等。

我国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

“一二·九”(1935)运动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此外还是音乐艺术家。

在他数十年生涯里,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文化大革命”10年,诗人的一系列优秀诗作,如《致青年公民》组诗、《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都较为清晰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

主要代表作有:《团泊洼的秋天》《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鹏程万里》《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其成名作是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

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等。

2、长篇叙事诗:《团泊洼的秋《林区三唱》、《团泊洼的秋天》等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是:

①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作为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

②表现上有独特的角度和方法。他不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作细致描述或雕刻精美的图画,而是从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方面,去思考、揭示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的生活态度、人生道路和道德情操的问题。

③诗中活跃着一个战士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鄙弃“冷漠、寂静、安祥”,讨厌“可耻的衰退”,不希罕漫长而平庸的人生,而追求“沸腾的生活”、“作战般的工作”。这其实是作者个性的写照。

④重视诗歌形式的创造和革新。他写过“楼梯式”(如《投入火热的斗争》等)、民歌体(如《三户贫农的决心》《林区三唱》等)、新辞赋体(如《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半格律体(如《白雪的赞歌》等)、自由体(如《致大海》)、散曲体(《将军三部曲》等),自由开放,不拘一格。

诗歌的特点:概括性、抒情性、形象性、音乐性。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六十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在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1962年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分析了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号召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诗人满怀革命激情,访问了祖国的北方和南方,广泛地接触了工人、农民、战士深深为人民群众伟大的精神和气魄所激动,接连写出了一些基调高昂、激人奋进的诗篇。

1962年初,郭小川再度来到厦门。他站在香甜的甘蔗林里,联想到远在千里的北方的青纱帐,回忆起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在青纱帐里打游击的战斗经历,曾经战火般严峻艰辛的岁月顿时涌上诗人的心头。

四、诗歌简介

这本是南北两种普通的植物,但诗人赋予他们象征意义,因为产生了奇妙的诗情:青纱帐遥远而又亲近,是革命战争年代和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甘蔗林香甜而又严峻,是和平年代老一辈和新一代共同从事甜美事业的象征。诗人紧紧把握这两个象征体的鲜明特点,把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建设、现在与将来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因天灾与人祸所造成的经济困境的思考,以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对时代的感受。

五、诵读全文,感受全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节):全诗的总领,抒发诗人对青纱帐与甘蔗林的深厚感情,并

文档评论(0)

远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深中职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