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程标准;;;知识点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必知——易错易混;必练——教材边角;知识点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2.建立民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产生。
3.夺取果实;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评价;根本矛盾;必背——重要结论;必知——易错易混;必考——核心概念;必练——教材边角;;主题一风起云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3年4考];视角史料证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变的积极影响。
提示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2)根据史料二,阐释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提示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为辛亥革命创造了经济和阶级条件。②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出现了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这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思想理论条件。;视角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唯物史观——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
①经济基础: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③组织基础:1894年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④军事基础:中国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2)偶然性
①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②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不慎点燃炸弹,革命不得不提前爆发。;主题二民主丰碑——中华民国的成立与辛亥革命的意义[3年5考];考点;视角史料证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思考根据史料,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方面的主要体现,并指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提示体现: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自由和权利。
地位: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视角名家说史——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家国情怀——辛亥革命推动近代社会的转型
(1)从帝国到民国: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3)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4)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10“教材导言”改编]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其论证了推翻清朝统治、实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此书刚一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畅销全国。这说明()
A.维新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革命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
D.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1903年邹容撰写的《革命军》一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这表明革命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C项正确;邹容在《革命军》中谈的是革命思想而不是维新思想,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C项。;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10“历史纵横”改编]清末新政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其目的是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但事与愿违。预备立宪产生的“皇族内阁”更是让立宪派与其离心。清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B.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C.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D.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清末新政进一步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政和预备立宪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B项与史实不合,符合题意,故选B项;“预备立宪产生的‘皇族内阁’更是让立宪派与其离心”可知立宪派对清政府失去信心,转而支持革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倡导创办工商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