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新媒体传播与媒体素养课程测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新媒体
2.媒体素养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简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
2.媒体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论述新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媒体素养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每题16分,共32分)
1.案例一:某短视频平台因内容低俗被责令整改。请分析该事件反映了新媒体传播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案例二:某新闻报道因失实引发舆论风波。请分析该事件对媒体素养的启示,并探讨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准确性。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论述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公民的媒体素养。
2.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六、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论述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分析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一、名词解释
1.新媒体: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信息传播、交流、娱乐、商务等功能的新兴媒体形式。
2.媒体素养:指个人在面对各种信息传播时,能够识别、理解、分析和批判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进行有效沟通、表达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简答题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
(1)传播渠道:新媒体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为基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传统媒体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主,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
(2)内容形式:新媒体内容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媒体内容形式相对单一。
(3)互动性: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用户可以实时参与、评论、转发;传统媒体互动性较弱。
(4)传播成本:新媒体传播成本低,传统媒体传播成本高。
2.媒体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提高个人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增强判断力,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2)提高个人沟通、表达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3)提高社会整体信息传播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4)培养公民责任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三、论述题
1.新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改变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影响社会舆论: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社会舆论产生重要影响。
(3)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改变人们的娱乐、消费、社交方式。
(4)推动产业变革: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对传统产业产生冲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媒体素养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1)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媒体素养有助于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者准确、客观、全面地报道新闻。
(2)引导公众舆论:媒体素养有助于公众正确理解新闻,形成理性、客观的舆论。
(3)提高新闻公信力:媒体素养有助于媒体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新闻公信力。
(4)促进社会和谐:媒体素养有助于减少误解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四、案例分析
1.案例一:
(1)问题:某短视频平台因内容低俗被责令整改。反映了新媒体传播中存在以下问题:
a.内容质量不高,缺乏监管;
b.传播速度快,难以控制;
c.用户素质参差不齐,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2)改进措施:
a.加强内容审核,提高内容质量;
b.加强监管,规范传播秩序;
c.提高用户素质,引导正确价值观。
2.案例二:
(1)启示:该事件反映了媒体素养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启示如下:
a.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确保新闻真实、客观、全面;
b.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增强判断力,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c.加强新闻监管,确保新闻传播质量。
五、论述题
1.新媒体时代,提高公民的媒体素养:
(1)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公民信息识别、处理能力;
(2)加强新闻传播监管,规范传播秩序;
(3)鼓励公众参与,提高舆论监督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新媒体传播中的挑战。
2.未来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1)关注新媒体传播特点,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素养;
(2)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公民信息获取、处理能力;
(3)加强跨学科融合,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4)关注特殊群体,提高弱势群体的媒体素养。
六、论述题
1.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
(1)影响:新媒体传播的多样化内容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包括价值观多元化、价值取向不稳定等。
(2)引导:
a.加强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b.加强学校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新媒体;
c.加强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新媒体传播特点及提高公信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表接电实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配装 课件.pptx VIP
- 3L.01.01 ×× U9 ERP项目-系统上线切换方案.docx VIP
-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表(标准文档).doc VIP
- 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系统.docx VIP
- 2025秋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pdf VIP
- T_CCUA 048-2025 政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定额测算方法.pdf VIP
- 消防水池、人防有限空间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 VIP
- 农旅商业计划书1.docx VIP
- DNA03-数字水准仪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