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5期(总第827期)科学咨询人文科技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曹孟红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13)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本质上具有深刻的一致性。两者在立场、观点和方法
上的相通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前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深入挖掘并巧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思想瑰宝,促进两者持续而深入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品格,贯穿于其各经典文
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献之中。例如,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关于林木盗窃法
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的辩论》中,他首次关注到社会现实问题,充满对劳动
[1]人民的同情。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端。在《论犹太
会主义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人问题》中,他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揭示了政治解放
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课题。为了回应这一时代挑的局限性,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实现人类解放。此外,在
战,我们需要清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关注到劳动异化给工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深刻领会两者在立人阶级乃至整个人类带来的悲惨境遇,如“劳动过度
[3]
场、观点和方法上的相互契合。通过不断挖掘马克思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而在《德意志
主义理论的现代价值,并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
在活力,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产,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的历史地位问题。最终,马克思
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从而更好地走好主义以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己任,在《共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宣言》中响亮地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和“全世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伟大口号,系统而科学地阐释
化立场契合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
立场,作为人们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的出发点,涉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中国传
及“依靠谁”和“为了谁”的核心问题。立场契合是马统哲学中的民本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受生产力发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深度结合展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中国古代形成了以重农抑商为特
的首要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征的小农经济,进而孕育了重民、爱民、利民的传统思
解放为己任,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以此为美好目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历史的重要脉络,主
标。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要体现在“民惟邦本”“立君为民”和“为民谋利”三个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立场。方面。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主体地位、国家权力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提出“全部人类历史来源于人民以及执政为民等理念高度契合。
[2]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起源于周朝,经过春秋战国时
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民性
期的发展,在汉唐时期达到了顶峰,并在明清时期得到
基金项目: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