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责任意识: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重点: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理念的积极态度。难点: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总议题: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密码如何解锁现代社会的向上向善?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子议题三:向上向善的当代面孔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自学导航(P62-64)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圆则九重,敦营度之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苏世独立,横面不流兮独自清醒独立于人世间,我行我素而绝不随波追流。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1)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对真理、正义、高洁品格的追求,坚韧不拔的精神(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影视化”,讲典籍历史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从汉字窥探中国文化密码旧词新唱,和诗以歌,领略诗词之美?讲“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3)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有何意义?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体现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社会层面,和谐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这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建设,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四海之内皆兄弟”人的内心和谐:它涉及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平衡,要求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乐观的态度,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以柔克刚,厚积薄发”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和谐的内涵?合作探究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关于“和谐”的名言分享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17 鞋底花纹的启示 (教学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ppt
- 5.18 风向和风力(教学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ppt
- 5.18 生物和非生物(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ppt
- 5.18 中国高铁(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冀人版).ppt
- 5.19 快递包裹(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ppt
- 5.19 天气和气候(教学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ppt
- 5.25网络创新云服务(课件)-七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人教版2024).ppt
- 5手形添画(课件)湘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 .ppt
- 6、泊船瓜洲 古诗词诵读 课件 任务群视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
- 6.《家乡的房子》课件 2025赣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