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我们由此推断出“和”的意思是B。
举例论证(名人事例)。
①从张英“六尺巷”的故事中,我读到的是忍让与宽容的“和”。
②C(仿照①补充一个名人事例。)联:联系实际。
放学后,你和同学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
你该怎么劝说?D
结:总结全文。“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请给这份演讲提纲拟一个标题。
推断出“和”的意思是 。
仿照①补充一个名人事例。
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
二、(8分)
古诗文默写。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②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③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⑤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 。(《礼记?大道之行也》)
小清归纳了古诗中善用比喻传情达意的诗句,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③,隐蔽??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④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①齐安: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字子瞻)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字子由,苏轼弟弟)受牵连被谪为监筠州盐酒税务。苏辙与兄同游武昌寒溪西山,并有诗
纪行。②陂陁(pōtuó):起伏不平的样子。③壑:山沟、山谷。④杖策:拄着拐杖。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伐竹取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俶尔远.逝/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意适忘反./窥谷忘反.
D.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天下为.公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讲述发现小潭的经过,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不同景致,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B.甲文“斗折蛇行”巧用比喻,准确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形象地描绘出小溪的轮廓与外形。C.乙文从苏轼谪居黄州写起,后又描绘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美景,表现其寄情山水胸怀。D.甲、乙两文都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出水的清澈、透明、清亮的特点。;同为被贬之人,同是寄情山水。柳宗元和苏轼的心境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四、(30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汇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与过程。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对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是旅游的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 广东省湛江市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卷含答案.pptx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ptx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 贵州省织金县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pptx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