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16
DB2311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方标准
DB2311/T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
技术规程
2024-07-19实施
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11/T070-2024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
所、北安大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科实农业有限公司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武、李春杰、李宝华、项鹏、李艳杰、杨树、鹿文成、栗铭徽、
宋文生。
I
DB2311/T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孢囊线虫(HeterideraglycinesIchinohe.)病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则、农业防
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
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包含田间取样规范、大豆孢囊线虫病孢囊的检出率。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DB23/T018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田间取样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点的设置和取样技术。通过合理的布设和采样,根据样
本化验的技术数据对采样地做出客观的评价。
田间取样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使所采集的样品能最大限度地反应其所代表区域田块的实际状况。
3.2大豆孢囊线虫卵及2龄幼虫的数量
1
DB2311/T070-2024
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淘洗后土壤中孢囊的数量,通过孵化或压破孢囊后确定2龄幼虫的数量。孢囊
和2龄幼虫的收集和计数方法符合NY/T3059标准进行。
4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NY/T3059界定的及下列材料和设备适用于本文件。
4.1恒温培养箱
室内分离病土样本中的孢囊,检出的孢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用于孵化2龄幼虫。
4.2体式显微镜
用于观察病土样本中的孢囊、孵化出的2龄幼虫,拍照并统计它们的数量。
5田间取样
5.1取样点的选择
田间取样圃符合NY/T5010标准地块,在靠近田块的农机作业入口,杂草密度较大的区域、有栅栏
的地块边缘或者地块中相对低洼的地块要均匀增加取样点10-20点。
5.2取土样时间
每地块采用“Z”字形取样法,每公顷取样10-20点。每点须先剥离5cm地表层土壤,在大豆根际
向下层取土15cm深,每点取土量为100g,所有点取土样后混合均匀,记作1份土样,并标记好采集样
本相关信息。
6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经济、有效、简易的防治策略,在大豆孢囊线虫2
龄幼虫低于2000个时可以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高于2000个~12000个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
防治。在高于12000个时必须进行化学药剂或与非寄主植物连续种植超过3年轮作。
2
DB2311/T070-2024
7防治措施
7.1农业防治措施
7.1.1品种选择
依据生态条件和大豆生育期选择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中抗(耐)的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
7.1.2选地与轮作措施
7.1.2.1选地
选择保水、保肥、肥力较高、地势平整的土壤种植大豆
7.1.2.2轮作
实行3年或3年以上的轮作,不重茬,不迎茬。前茬选取玉米、高粱、小麦、马铃薯等非豆科作物
为宜。
7.1.3整地措施
在前茬收获后进行伏翻或秋翻、秋季浅翻、耙茬深松起垄。
7.1.4防止种子和机械传播病院
选取清选好的大豆种子,大豆种子技术符合GB/T4404.2的规定。拖拉机和农机具作业时应从无病
或孢囊线虫病孢囊密度较轻的田块开始作业,再到密度较大的病田作业,作业后及时清除农机具上的病
田土壤。
7.1.5田间管理措施
出现叶片发黄、苗弱时,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叶面肥。发病严重地块可
间隔7d喷施第二次。如遇干旱应适当进行灌溉。
对于大豆种子可以用生物种衣剂包衣或者拌种,包衣种子要符合GB/T15671的规定。
7.2.2施用生物颗粒剂
播种时采用淡紫拟青霉或厚垣轮枝菌与腐熟后的农家肥或混土后均匀沟施。农家肥要符合NY525
的规定。也可选用含有淡紫拟青霉的生物有机肥沟施。生物有机肥要符合NY884的规定。
3
DB2311/T070-2024
8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田间大豆胞囊线虫密度及分布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01_T142-2023_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工作规范_哈尔滨市.docx
- DB2304_T061-2020_生猪规模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鹤岗市.docx
- DB2306_T085-2019_《户外牌匾设置技术规范》_大庆市.docx
- DB2306_T156-2021_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设置服务规范_大庆市.docx
- DB3410_T38-2024_旅游风景道建设指南_黄山市.docx
- DB3417_T031-2024_学校食堂场所布局设置规范_池州市.docx
- DB3502_T124-2024_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社区_厦门市.docx
- DB2306_T169-2022_地理标志产品肇源大米_大庆市.docx
- DB2306_T177-2023_居家养老服务规范_大庆市.docx
- DB3502_T126-2024_会议型饭店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_厦门市.docx
- DB2311_T072—2024_黑河市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规程_黑河市.docx
- DB2311_T073—2024_黑河市露地辣椒栽培技术规程_黑河市.docx
- DB2311_T074—2024_黑河市露地油豆角栽培技术规程_黑河市.docx
- DB2311_T075—2024_黑河市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_黑河市.docx
- DB2327_T042-2020_《大兴安岭地区蓝狐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大兴安岭地区.docx
- DB2327_T081-2024_大兴安岭畜禽粪污和小麦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_大兴安岭地区.docx
- DB2327_T090-2024_榛蘑袋料栽培技术规程_大兴安岭地区.docx
- DB3201_T 1244-2025 草莓全产业链运行指南.docx
- DB3201_T1196-2024_蟹池培育抱卵青虾操作规程_南京市.docx
- DB3201_T1207-2024_兴凯湖翘嘴鲌苗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_南京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