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注2024年高考的作文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益求精赏心悦目责无旁贷
B.融会贯通雕虫小技胸无点墨
C.源远流长耳濡目染美中不足
D.美轮美奂滥竽充数滥竽充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现代文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B.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这位作家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现代文学巨匠”。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他的文笔犹如一把利剑,直指人心。
B.那个孩子聪明伶俐,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C.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让人心生温暖。
D.这篇文章论述严密,逻辑清晰,堪称一篇佳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日出东方,霞光万道;月挂中天,银辉四溢。
B.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山高水长,情深意重。
C.风吹草低,见牛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D.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红梅傲雪,傲骨凌霜。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红军长征,万水千山只等闲。
B.她的歌声如黄莺出谷,婉转动人。
C.那位将军勇冠三军,战功赫赫。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他的声音震耳欲聋,让人无法入睡。
B.那座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C.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照亮了整个房间。
D.这本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B.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出美丽的笑容。
C.那条小河在月光下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D.那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8.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红梅傲雪,傲骨凌霜。
C.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的快乐。
D.那位将军勇冠三军,战功赫赫,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9.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B.人生如梦,谁主沉浮?
C.这本书有什么优点,让你如此喜爱?
D.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
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你难道不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吗?
B.这样的机会难得,你怎么能放弃?
C.这篇文章写得如此精彩,难道你不喜欢吗?
D.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古代汉语中的“之”字,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介词,表示所属关系。()
2.“不刊之论”中的“刊”是指刻在石碑上,表示不可更改。()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左传》,比喻事情开始时势头很猛,但后来逐渐减弱。()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青”是指蓝色,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意思是无论和谁在一起,都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
6.“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强调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7.“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整个事物生动起来。()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9.“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做一件事情得到两个好处。()
10.“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不畏艰难。()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述“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3.分析“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在演讲或写作中的优势,并举例说明。
4.请简述“设问”这一修辞手法在引导读者思考方面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文学作品中“悲剧”主题的审美价值及其对读者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2.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
A.画龙点睛
B.青出于蓝
C.悬梁刺股
D.温故而知新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