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气-热-固耦合的压气机叶尖间隙与特性预估方法研究
摘要
在轴流压气机多维度的设计体系中,初始阶段的低维度特性预估方法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为了提高压气机特性预估方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加快气动设计进程,本文首先
建立了适用于干空气工质的叶尖间隙预估模型,其次将叶尖间隙预估模型与特性预估模
型有机结合,研究了一种基于气-热-固耦合的压气机特性预估方法,最后为了满足叶尖
间隙预估模型适用于多工质的工作条件,对干空气工质的叶尖间隙预估方法进行了吞水
条件下的修正,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考虑气动力载荷、热载荷与离心力载荷对压气机各部件的作用效果,建立各载
荷综合作用下机匣、叶片和轮盘的变形计算方法,实现转子的叶尖间隙预估。将已有压
气机和风扇在各转速工况下转子叶尖间隙的预估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最大相对误差出
现在风扇第一级转子的98.03%试验转速下,为11.70%,验证转子叶尖间隙预估方法的
准确性。并选取风扇机匣的最小厚度和最小厚度加厚50%两种情况进行叶尖间隙预估,
探究机匣因结构复杂、厚度分布不均对转子叶尖间隙预估结果造成的差异。
2、基于级叠加方法,结合损失模型与落后角模型,搭建轴流压气机定叶尖间隙的
特性预估方法。将叶尖间隙预估方法与特性预估方法进行耦合,得到一种基于气-热-固
多物理场耦合的轴流压气机性能预估方法。使用风扇的三维仿真结果进行特性预估方法
验证,结果表明:与定叶尖间隙的特性预估方法相比,考虑气-热-固多物理场耦合的特
性计算可提高性能参数的预估精度,在100%转速下的总压比预测精度提高了1.057%,
绝热效率预测精度提高了0.671%。
3、通过对风扇吞水条件下气-热-固多场耦合的有限元计算,量化部件所受到的热负
荷与冲击负荷特征指标,对转子叶尖间隙预估方法进行吞水条件下修正。将风扇第一级
转子叶片在吞水条件下的叶尖间隙预估结果与三维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最大相对误差出
现在100%转速的1%吞水量工况下,为5.484%,最小相对误差出现在50%转速的4%吞
水量工况下,为0.491%,验证了该修正方法的准确性。并基于机匣、叶片和轮盘在不
同吞水量与各种载荷单独作用下的径向变形结果,总结各部件的变形量与叶尖热态间隙
随吞水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轴流压气机;多物理场耦合;特性预估;叶尖间隙;吞水
基于气-热-固耦合的压气机叶尖间隙与特性预估方法研究
Abstract
Inthemulti-dimensionaldesignsystemofaxialcompressor,thelow-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predictionmethodintheinitialstageplaysanimportantrole.Inorderto
improvethecomprehensivenessandaccuracyofthecompressorcharacteristicprediction
methodandacceleratetheaerodynamicdesignprocess,thispaperfirstlyestablishesablade
tipclearancepredictionmodelapplicabletodryair,secondlycombinesthebladetipclearance
predictionmodelwiththecharacteristicpredictionmodelandinvestigatesacompressor
characteristicpredictionmethodbasedongas-thermal-solidcoupling,finally,inorderto
satisfytheapplicabilityof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