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地理(解析版).docx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地理(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地理试题(二)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移动办公是指办公人员利用手机或平板等微小移动终端,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的一种流动化办公模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21~2023年高频移动办公人群居住地、就业地的净迁移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高频移动办公人群的迁移特征是()

A.中心城区内部迁移较城郊间迁移更明显 B.中心城区内边缘就业净迁移量多于居住

C.中心城区高频移动办公就业的人数增加 D.体现了迁移的分散化趋势和集聚性效应

2.与高频移动办公人群居住地迁移关联性最弱的因素是()

A.通信技术发展 B.轨道交通建设 C.落户政策放宽 D.就业地点改变

3.若该郊区新城计划打造“高频移动办公人群职住平衡示范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B.建设智慧化办公公寓

C.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圈 D.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答案】1.D2.C3.C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见,高频移动办公人群在中心城区无论居住还是就业均呈净迁出,AC错误。而在中心城区内边缘与郊区新城等外围区域则呈净迁入,B错误。这类人群由市中心“外向分散”,同时又在新城等地形成新的聚集中心,体现出“分散化趋势与集聚效应”,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决定高频移动办公人群居住地的主要因素往往是通信技术(使“随时随地”办公成为可能)、交通通达性(含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工作岗位所在(就业地点),ABD正确,不符合题意。相对而言,“落户政策放宽”对这类中高收入、对户籍依赖度较低的群体影响最弱,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3题详解】

“职住平衡示范区”核心是在郊区新城同时兼顾生活、办公、配套服务等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综合环境,发展制造业、办公公寓以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均不符合此要求,ABD错误。“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圈”最能涵盖办公与居住的高度融合与配套服务需求,C正确。故选C。

【点睛】为改善大城市职住分离可采取的措施有:完善新区的配套设施,引导产城融合,缩短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

雨幡(如图)是一种气象学现象,它是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不断蒸发,而在云层底部形成的丝缕状悬垂物。因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而得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域中,出现雨幡概率最高的是()

A.台风登陆的海南岛 B.夏季天山北麓绿洲 C.6月的长江中下游 D.冬季青藏高原河谷

5.雨幡下部的气流主要是()

A.湿热的上升气流 B.干冷的辐合气流 C.干冷的下沉气流 D.湿热的辐散气流

【答案】4.B5.C

【解析】

【4题详解】

台风登陆时,通常伴随着强降水和强风,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易蒸发,因此形成雨幡的概率较低,A错误;夏季天山北麓绿洲地区,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容易形成较强的蒸发条件,雨幡的形成需要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而天山北麓绿洲在夏季气温较高,空气干燥,蒸发作用强烈,因此出现雨幡的概率较高,B正确;6月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频繁且湿度大,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较少,C错误;冬季青藏高原河谷地区气温低,空气干燥,但降水较少,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条件不足,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湿热的上升气流通常与云的形成有关,而不是雨幡的形成,A错误;辐合气流通常与气流的汇聚有关,而雨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下沉气流,B错误;雨滴蒸发导致空气变得干冷,形成下沉气流,这是雨幡形成的主要原因,C正确;湿热的辐散气流与雨幡的形成无关,雨幡需要干冷的下沉气流,D错误。故选C。

【点睛】雨幡的成因。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所以得名。但因空气干燥,雨雪未及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从而形成空中降水现象。分为雨幡和雪幡两种。雨幡多在积雨云、雨层云、高积云和层积云下出现;雪幡多在卷云下出现。

苏州工业园区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四次创业”,实现了从“园区”到“新城”的历史跨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根本转变。下图示意苏州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