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1.1.2大气污染来源及危害环境空气的重要性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两万次,吸入的空气量大约10~15m3(13.6kg),约食物重量的10倍(食物1.5kg、水2kg)。环境空气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环境空气的性质:环境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为28.966,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93kg/m3。
2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水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占比78%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占比2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O3N2O2CO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1.1大气污染
32.大气污染的原因(1)自然过程(2)人类活动§1.1大气污染
污染源特点主要来源排放的污染物?自然源它和人为源相比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浓度较低,具有局部地区某段时间内可能形成严重影响的特点。???火山喷发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火山灰森林火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森林植物释放萜稀类碳氢化合物。海浪飞沫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人为源移动源汽车火车飞机等,分布广泛分散,难于监测和治理。交通运输过程: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铅等静止源静止源则包括工厂、焚化炉等不移动的污染源。静止源污染面积广,易于集中监测治理。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化肥颗粒物、粉尘、氧化亚氮等4
52.大气污染的分类根据大气污染影响范围:①局部地区污染②地区性污染③广域性污染④全球(或国际性)性污染§1.1大气污染
6根据能源性质、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分类①煤烟型(或还原型)污染②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③混合型污染④特殊型污染§1.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事件属于什么类型?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是什么类型?
7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人为大气污染源按空间分布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人为大气污染源按照人们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人为大气污染源按照分类统计分析分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称为流动源)§1.1大气污染
§1.1大气污染8
9
10(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CO(10-6)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10对呼吸道患者有影响30人滞留8h,视力及神经机能出现障碍40人滞留8h,出现气喘1201h接触,中毒,血液中CO—Hb10%2502h接触,头疼,血液中CO—Hb=40%5002h接触,剧烈心痛,眼花,虚脱300030min即死亡3、大气污染的影响§1.1大气污染
11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NO2(10-6)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闻到臭味5闻到强臭味10—1510min眼、鼻受到刺激501min内人呼吸困难803min感到胸痛、恶心100—150在30—60min内死亡250很快死亡§1.1大气污染
12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此外,还会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减弱输送作用与导致生物产量减少。(2)对植物的伤害§1.1大气污染
13大气污染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革、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1.1大气污染
14(4)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大气能见度:是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对大气能见度或清晰度有影响的污染物,一般应是气溶胶粒子、能通过大气反应生成气溶胶粒子的气体或有色气体,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SO2和其它气态含硫化合物,在大气中以较大反应速率生成硫酸盐和硫酸气溶胶粒子NO和NO2,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硝酸盐和硝酸气溶胶粒子光化学烟雾,反应生成亚微米的气溶胶粒子
15§1.1大气污染
16光化学烟雾实例
17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后,被岩石土壤等吸收,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与此同时,地表物质向大气发射出红外长波(400~800nm)为主的辐射。大气层中某些气体对短波和可见光吸收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强烈,因此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1.1大气污染
18§1.1大气污染
19“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臭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