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产品全生命周
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
集(2024)》简介
本《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4)》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编制发布的重要成果。它系统梳理了各类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等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为企业和政府制定碳中和目标和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byBDRR
编制背景
为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这一全面系统的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
这份排放系数集汇集了各类产品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等全生命周期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为企业和地方政府制定低碳发展目标和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编制目的
1.全面梳理各类产品全生命周期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客观反映产品碳足迹情况。
2.为企业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实现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3.为政府制定行业低碳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4.促进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产品碳排放情况,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适用范围
·本《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4)》涵盖了23个行业、约200个细分产品品类。
·主要包括农产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木材家具、造纸印刷、石油化工、建材、电子电器、交通
工具和生活用品等行业。
·系统汇总了这些产品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配送、使用消费到废弃处理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采用国际公认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确保数据来源可靠、计算过程科学合理。
2.全面性原则:涵盖产品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配送、使用消费到废弃处理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行业和产品特点,分类制定排放系数,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
4.可操作性原则:在可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可量化、可比较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便于企业和政府应用。
数据来源
本《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4)》收集了来自多个渠道的数据:包括国内外相关标
准和测试报告、企业生产数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以及第三方碳评估机构的研究成果等。我们通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和汇总计算,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目标和范围界定
明确产品的功能、系统边界和研究目标,为后续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影响评估
运用标准化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定量分
析产品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
清单分析
收集和梳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原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数据。
-1
2
3
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
基于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本次编制工作对各类产品的原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配送、使用消费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详细测算。我们采用了国际通行的GHG协议和ISO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了完整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
原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配送使用消费废弃处理
这份排放系数集展示了各产品生命周期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为企业和政府制定针对性低碳措施提供了依据。
产品分类
本《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4)》涵盖了23个行
业、约200个细分产品品类。从农产品到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全面反映了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碳排放特点。
农产品类
七
农作物
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果蔬、茶叶等经济作物。这些农产品的生产涉及种植、施肥、灌溉等环节,碳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机械和化肥使用。
临
畜牧产品
包括牛奶、肉类、蛋类等畜禽产品。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自动物排放、饲料种植和运输等过程。碳足迹核算需考虑不同养殖模式和饲喂方式。
林产品
包括木材、竹材、中草药等。林业活动中的砍伐、运输和加工等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作为碳汇的林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排放。
水产品
涉及海洋捕捞、淡水养殖等水产品。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燃料消耗、网箱制造和冷藏运输等环节是主要排放点。
食品加工涉及原料清洗、切割、烹煮、包装等多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可能产生碳排放。需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能源效率,减少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
食品从生产地到消费
地的冷藏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电力和燃料,是食品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应采用节能型冷藏设备,优化物流路线,减少能耗。
废弃处理
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释放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汽轮机本体检修工.docx VIP
- 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25版)(征意).docx
- NBT35002-2011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规范.pdf VIP
- 建设100万高标准蛋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立项.doc
- 2025年第一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四篇.docx VIP
- 2025福建泉州鲤城区国有企业招聘1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pptx VIP
- 护理学基础-饮食护理.ppt VIP
- 色温色坐标互算公式.xls VIP
- 最近整理移动式升降机施工方案移动升降机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