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29.050

Q51

团体标准

T/NAIAXXX—2022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

Silicon-carboncompositeanodematerials

forlithiumionbatteries

2022-XX-XX发布2022-XX-XX实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

T/NAIAXXX-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宁夏中科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嘴山市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博尔

特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星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中煤实业公司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NAIAXXX—2022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和报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简称产品)的生产、测试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3732粒度均匀散料抽样检验通则

GB/T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GB/T19587气体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4533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

苯醚)的测定

GB/T33827锂电池用纳米负极材料中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38823硅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Silicon-carboncompositeanodematerialsforlithiumion

batteries

硅材料与炭素材料组成的复合粉体材料。硅碳材料与正极材料在一定体系中协同实现锂

离子电池多次充电和放电,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硅碳负极上嵌入和脱出。

4.技术要求

4.1.外观

1

T/NAIAXXX—2022

灰褐色或黑色粉末。

4.2.分类

根据产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类:

—400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600,用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