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化素养每日一练--语文(5.23)
杂交水稻之父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动荡的生活让他埋下了
奋发图强的种子。从小立志学农则出于他对田园之美、园艺之乐的向往。
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袁隆平下定
决心要在农业科学上有所作为。“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目标
。
为了改良水稻品种,使粮食高产,他处处留心。1961年7月的一天,他正在
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突然,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颗粒
饱满。他随手挑了一穗来数,竟结了230粒大谷子!要是稻子都像这么大、这么
多,该多好啊!第二年春天,他把这些种子播下,可惜长出的稻谷还是又少又小
。他不甘心,反复琢磨,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株
天然的杂交水稻。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就一定可以靠人工培育出杂交稻
。
于是,袁隆平走上曲折的寻找之旅。他开始遍地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六七
月份,那是最热的时候,也是水稻开花最盛的时候,是寻找不正常雄蕊的最佳时
期。他和助手一片片田、一株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在拿放大镜观
察了140000个稻穗后,最后终于找到了6株。在水稻生长期里,袁隆平爷爷几乎
天天泡在稻田里,有人说他“比农民更像农民”。
从1964年到1969年,袁隆平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到了后来
都不能保持理想的不育特性。他发现,因为试验水稻的亲缘关系太近,杂交效果
不理想。要拉开亲缘距离,就要寻找野生稻,到哪里找呢?
1970年,农隆平的学生在海南三亚一个水坑中发现了一株贴着地面生长的
野生稻,拥有败育的花粉。袁隆平将这株野生稻命名为“野败”。
第二年,袁隆平惊喜地发现,“野败”竟然能将雄性不育保持下去。1972年
,团队又种了几万株,全是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终于看到了曙光。
成功属于不懈的努力者。1973年,袁隆平和助手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培育
出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他改良的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
以上。
世界震惊了!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
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如
今,超级稻和海水稻让中国用9%的耕种面积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他不光让中国人填饱肚子,也让非洲万年荒废地都能种出粮食。他带着团队
前往多个国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帮助他们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世界粮
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鹤立鸡群”本意是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在文中是指这株
稻株。袁隆平得出结论,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株
。
(2)读第5自然段里的句子,从这些数字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在拿放大镜观察了140000个稻穗后,最后终于找到了6株。
(3)根据要求,写句子。
①读第5自然段里划线的句子,发挥想象,把袁爷爷顶着烈日在稻海中如何细致
辛苦地寻找一株用来杂交的稻苗的情景写下来。
②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地方,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六个女儿中最小的女儿最美丽。她的皮肤光滑柔嫩,像玫瑰的花瓣。袁
..........
隆平比农民更像农民。他的皮肤。
(4)袁隆平爷爷身上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年级每日一练——数学(5.23)
1、简便计算。
123412341234×5678
3721×135713571357-372137213721×1357
2、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分别是∠1、∠2、∠3、∠1是∠2的2倍,∠3
是∠2的3倍,则∠1、∠2、∠3分别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四年级每日一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