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11课《远离违法犯罪》每节课分层作业汇编(含三套题)).docxVIP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11课《远离违法犯罪》每节课分层作业汇编(含三套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11.1法不可违

基础过关练

1.(24-25六年级下·全国·期中)连日来,融水法院干警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走进学校,为同学们送上2025年春季开学法治第一课,撑起校园法治“保护伞”,敲响法治“上课铃”,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因为(???)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②法律负责评判道德是与否

③违法必然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江苏无锡·一模)筑牢法治根基,护航青春成长,九年级(1)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①张某因未带头盔被交警罚款20元

②李某因将他人丢失的手机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

③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④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5·江苏泰州·一模)根据以下图示推断,王某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A.与邻居发生纠纷将对方打成重伤

B.拨打110谎报警情扰乱社会秩序

C.签订合同后未按时完成约定义务

D.擅自使用他人肖像进行经营宣传

4.(24-25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尹某因从五楼高空抛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下列对高空抛物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危害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只是不道德行为

③是缺乏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表现

④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5·河北邯郸·模拟预测)刘某饲养了一只阿拉斯加犬,属于其所在城区养犬管理条例禁止饲养的大型犬,后因该犬咬伤徐某被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就徐某全部损失承担责任。这一判决告诫刘某(???)

A.要珍惜人身权利 B.要承担违法责任

C.要善于运用法律 D.要增强权利意识

能力提升练

6.(24-25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在电商平台接单实施有偿代骂、电话短信轰炸式恶意辱骂攻击他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在网络平台相互谩骂并捏造非法抢劫等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友围观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由此可以印证(???)

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②法律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

③法不可违,违法须担责

④个人要努力捍卫公平正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2025年3月颁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规定买卖、运输、加工非法采伐、移植的古树名木,需要承担以下责任: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此可知,该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性 D.犯罪行为

8.(2025·广东肇庆·一模)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黄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②小邓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的手表,拒绝归还——行政违法行为

③小刘在体育馆看比赛时,向场内投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

④小陈因多次抢劫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9.(24-25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张某(男,14岁)在网上看到一兼职赚钱的广告,对方让其用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每发送一组对方给30元钱。张某觉得有利可图,遂用手机向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诈骗短信,造成多人被骗,金额高达20余万元,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涉嫌帮信罪刑事拘留。对此,你想对张某说(???)

①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可辍学去打工赚钱

②法不可违,未成年人违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不随便加陌生人为好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4-25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法律格言主要说明(???)

A.法不可违,违法犯罪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B.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违法者必定要受到刑罚处罚

D.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1.(24-25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在“远离违法犯罪”议题式学习中,小李收集了以下两则案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案例一:孟某因在驾照吊销期间驾驶车辆,受到罚款二千元、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案例二:徐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A.罚款和罚金一样,都是附加刑 B.两则案例均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2.(24-25八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吕先生在散步时被宠物狗

文档评论(0)

中学高级教师,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