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龙门吊的设计与检算
一、概况
XXX桥,全长559.34m共有板梁594片,全部为先张法预应力板梁,预制场设在第17#墩~第22#墩之间左幅的一块空地上,预制场的走向与桥梁的走向一致。(见附图)
二、龙门吊的设置
因为预制场的走向与桥梁的走向一致,而预制场上只设置一台龙门吊,这样必须借助一个型钢加工的扁担(重约10t)板梁最大的自重31.2t,滑轮和钢丝绳重约2t,合重43.2t,按1.3的系数为43.2×1.3=56.2t。这样龙门吊的吊重按60t设置。
三、龙门吊的主要参数:
吊重W1=60t,跨度L=30m,高度H=15m,天车重W2=6t。由6组贝雷片加上下加强弦杆。
四、强度检算:
(一)横梁:
1、静荷载:横梁由10片贝雷片上下加加强弦杆组成6组,贝雷片自重:G1=275Kg/片;加强弦杆自重:G2=80Kg/片;插销和支撑架的自重(对应贝雷片):G3=25Kg/片;
这样横梁自重G=(G1+G2×2+G3)×6×10=27600Kg。
横梁的静荷载为横梁的自重,可视为均布荷载q=(G÷1000)×10KN/30m=9.2KN/m;
故Mmax静=ql2/8=9.2×302÷8=1035KN·m
Qmax静=ql/2=9.2×30/2=138KN
2、动荷载:动荷载系数K动=1.3;(教材《基础工程》)工作荷载P=K动(W1+W2)=1.3×(600+60)=858KN。
故Mmax动=PL/4=858×30/4=6435KN·m
Qmax动=P=858KN
3、总荷载:
Mmax=Mmax静+Mmax动=7470KN·m
Qmax=Qmax动+Qmax动=996KN
4、容许强度:
[M]=9618.8KN·m;[Q]=1397.8KN。
5、结论:[M]>Mmax[Q]>Qmax满足要求。
6、挠度计算:
横梁采用6组单层贝雷片上下加强的组装形式,其强性模量:E=2.1×106Kg·cm2惯性矩:J=3464606.4cm4
⑴均布恒载最大挠度f1max=5ql4/(384EJ)=5×9.2×(3000)4/(384×2.1×106×3464606.4)=1.334cm
⑵集中荷载最大挠度:f2max=PL3/(48EJ)=85800×30003/(48×2.1×106×3464606.4)=6.635cm
⑶由销孔间隙引起的挠度f3max:销孔间隙△L=0.159cm节数n=10桁高h=150跨长L=30m
φ=2n△L/h=0.0212radφ=1.21470
R=h(L-n△L)/2n△L=141434.43cm
f3max=(R+h)(1-cos(φ/2))=7.955cm
横梁总挠度:f=f1max+f2max+f3max=1.334+6.635+7.955=15.924cm
(二)大车运行机构计算:
龙门吊在运行时电机必须克服摩擦阻力、道路坡度阻力和风阻力。
1、摩擦阻力矩Mm和摩擦阻力Pm
龙门吊在运行时其主要摩擦阻力矩车轮踏面在轨道上的滚动摩擦阻力矩,车轮轴承的摩擦阻力矩和附加摩擦阻力矩。
Mm=(G+Q)×(R+Ud/2)βPm=2Mm/Dc
式中G-龙门吊自重:G=(20×0.3+20×0.16)×6+8t+6t=69.2t
Q-起重量:Q=60t
DC-车轮直径:DC=0.4m=400mm
R-滚动摩擦系数:R=0.0006mm
U-车轮轴承摩擦系数:U=0.015
d-轴承内径:d=0.11m=110mm
β-车轮轮缘与轨道的摩擦,轨道不直等因素引起的附加摩擦系数β=1.5
代入得Mm=(G+Q)×(R+Ud/2)β=2.762KN·m
Pm=2Mm/Dc=13.81KN
2、道路坡度阻力矩Mp及阻力Pp
Pp=(G+Q)KpMp=Pp×Dc/2
式中Kp-坡度阻力系数:Kp=0.002
代入得Pp=(692+600)×0.002=2.584KNMp=Pp×Dc/2=0.517KN·m
3、风压阻力Pf及风压阻力矩Mf
迎风面积:F=1.7×30+1.7×15×2=102m2
有效迎风面积:F’=φZF=0.6×102=61.2m2
式中φZ-面积充实系数取0.6
Pf=q×C×F’式中q-计算风压q=150N/m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内装修拆除施工方案.pdf VIP
- SL1500型风电机组培训.pptx VIP
- GB_T 17626.30-202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30部分:电能质量测量方法.docx VIP
- F701仪表使用说明书1.doc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方案以及供应标准.docx VIP
- 投诉处理汽车顾问式销售课件.pptx VIP
- 江西省2025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及特岗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YDT 4901-2024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数据资产管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VIP
-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