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诊疗策略探究.docx

鼻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诊疗策略探究.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诊疗策略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鼻眶沟通性肿瘤是指原发于鼻腔鼻窦并侵犯到眼眶组织的肿瘤,不包括原发于眼部和外鼻皮肤的肿瘤。鼻腔、鼻窦和眼眶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分别位于眼眶的上、下、后和内侧,它们与眶内组织仅隔一薄层骨板。其中,纸样板筛窦侧壁以及菲薄甚至可能存在先天性缺损的蝶窦侧壁,其黏膜分别与眶内侧骨膜和视神经鞘膜相贴;筛前、后孔及其同名血管和神经贯通筛窦和眶内。这些解剖学联系使得鼻腔和鼻窦肿瘤容易侵入眶内。同时,机体免疫力降低、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高位偏曲妨碍鼻窦引流,以及鼻窦外伤、手术误操作等,都是鼻窦肿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