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理化性质
氰烯菌酯结构式
中文通用名:氰烯菌酯
英文名:Phenamacril
分子式:C12H12N2O2
相对分子质量:216.2
CAS:39491-78-6
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
原药为白色固体粉末
熔点:123℃~124℃
蒸气压(25℃):4.5×10-5?Pa
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
氰烯菌酯25%悬浮剂悬浮率≥90%;倾倒试验:倾倒后残余物≤5.0%,洗涤后残余物≤0.5%;湿筛试验(通过75μm试验筛)≥98%;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质量保证期为2年。
毒性
氰烯菌酯原药和25%悬浮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5000mg/kg,急性经皮LD50均>5000mg/kg;对大白兔皮肤、眼睛均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均为弱致敏物(致敏率为0);原药大鼠13周亚慢性喂养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44mg/kg·d,雌性47mg/kg·d;3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氰烯菌酯原药和25%悬浮剂均属微毒杀菌剂。
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
氰烯菌酯25%悬浮剂对斑马鱼的96hLC50?7.7mg/L;鹌鹑经口染毒(灌胃法)LC50为321mg/kg;蜜蜂(胃杀毒性)48hLC50为536mg/L;家蚕(2龄)食下毒叶法LC50?436mg/kg桑叶。该产品对鱼、鸟为中毒,蜜蜂和家蚕为低毒。要严格按登记规定使用,不得污染各类水域等环境,不得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以免造成对有益生物的不利影响;在鸟类保护区禁用本品;使用时注意对蜜蜂的保护。
镰刀菌专化性
氰烯菌酯可应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
表1氰烯菌酯杀菌谱的毒力测定结果
病原菌
测定
方法
毒力
回归方程
EC50
(mg/L)
EC90
(mg/L)
小麦
赤霉病
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
Y=2.188x+6.860
0.1411
0.5436
水稻
恶苗病
Y=1.626x+5.550
0.4592
2.8195
西瓜
枯萎病
Y=1.299x+4.282
3.5649
19.918
辣椒
炭疽病
Y=2.175x+1.847
28.161
109.367
苹果
轮纹病
Y=1.865x+2.018
39.690
193.13
油菜
菌核病
Y=2.864x-0.321
72.066
201.91
蔬菜
灰霉病
Y=2.166x+0.974
72.188
281.893
水稻
稻瘟病
Y=2.288x+0.682
77.077
279.91
辣椒
疫霉病
Y=2.390x+0.108
111.41
382.98
番茄
早疫病
Y=3.107x-1.410
133.292
354.51
水稻
白叶枯病
浊度法
Y=2.090x+1.633
40.78
167.31
黄瓜
霜霉病
叶盘漂浮法
Y=2.231x+2.506
12.74
41.36
作用机理
该化合物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其作用于禾谷镰孢菌肌球蛋白-5,可强烈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通过根部被吸收,在叶片上有向上输导性,而向叶片下部及叶片间的输导性较差。
图1叶片吸收,并向上输导
应用效果
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氰烯菌酯25%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为375~750ga.i/hm2(折成25%悬浮剂商品量为100~200mL/667m2,加水稀释),于小麦扬花初期至盛期采用喷雾法均匀喷药。根据病情,一般使用1~2次,间隔7d左右。每生长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21d。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经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研究小组测定,氰烯菌酯能在防病的同时降低小麦穗粒中的毒素含量。而多菌灵在防病的同时则刺激小麦穗粒产生超量的赤霉毒素。
表2不同杀菌剂对麦粒中DON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处?理
剂?量
(ga.i/ha)
2006年
2007年
DON含量
(mg/kg)
千粒重
(g)
DON含量
(mg/kg)
千粒重
(g)
对?照
—
9.3a
32.5d
7.7a
39.9d
福美双
600
6.3b
35.5cd
5.2b
43.7bc
多菌灵
375
9.1a
38.9bc
8.1a
43.5c
戊唑醇
125
1.3c
44.7a
1.2c
46.3ab
嘧菌酯
250
9.6a
39.8b
7.8a
44.7abc
氰烯菌酯
3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