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喊你养生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喊你养生啦!

5月5日,又是一年立夏日,不知不觉中,25年的夏季养生季开始啦。

有的朋友可能从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理解后面的养生方法,这里就老生常谈,从基础的理论开始聊起来哦。

古人说

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是阳气最盛,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气外浮,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外热内寒的生理特征(体表热,体内相对寒),故而易出现暑热伤气,暑湿困脾等病理因素。

今人析

夏季的气候特点及致病症表现:

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热,易伤津耗气,症见口渴、多汗、乏力;暑多夹湿,易致暑湿困脾,症见食欲不振,腹泻、舌苔厚腻。

湿邪:夏季多雨潮湿,外湿易内侵,影响脾胃功能,形成湿热内蕴,症见口苦、烦闷、皮肤湿疹。

寒邪:过度贪凉(久居空调房、过食冷饮寒凉之物),易致寒邪伤阳,症见腹痛、腹泻、畏冷等。

养生说

顺应自然,调和阴阳:夏季阳气生发,万物繁茂,所以养阳以促生长,同时,避免过度耗伤阳气或阻滞气机。

清热解暑,顾护心脾。暑热易扰心神,症见心烦、失眠。同时,多汗易伤心血,故夏季养心为养生第一要务。暑湿易困脾土,健脾利湿,自当夏季养生不可或缺的任务。

敛阴护阳,动静相宜。夏季暑热,过度出汗耗伤气阴,同时易因贪凉而伤阳,故避免过度出汗、过度凉爽,保持阴阳平衡适宜,是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怎么办

起居养生:顺应季节,养护阳气,避免寒热对身体伤害。

调整作息,晚睡早起。晚10-11点入睡,早5-7点起床,午间小憩30分钟。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梅雨季可用除湿机、艾灸等除湿,衣物选择透气吸汗的棉麻类织物,出汗及时擦干。避免直吹空调、风扇,空调温度宜在26-28°C,定期通风换气。

护阳气。清晨或傍晚适当晒太阳,背对阳光,晒膀胱经,避免正午暴晒。

饮食养生:清热利湿,顾护心脾

食物选择:清热解暑,多选苦味、甘寒之品,苦瓜、苦苣、莲子心(少量泡水,清心火)、荷叶(煮粥或泡茶,解暑利湿)。西瓜(解暑生津,适量勿过量)、梨、绿豆(煮汤清热,老幼可加少量生姜防寒凉)、冬瓜(利水消肿,煮汤或清炒)

健脾补气,山药、莲子、茯苓(煮粥或打粉)、炒白扁豆(可煮水代茶)、赤小豆(煮水或与薏米同煮,薏米需炒制以减寒)、玉米须(煮水利尿消肿)

饮食禁忌:避免过食生冷,老人、儿童、阳虚体质者可少量食用生姜(早餐配姜片),忌辛辣油腻,忌暴饮暴食,夏季脾胃虚弱,过饱易致食积(可配合山楂、陈皮)

情志养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发怒,可通过冥想、书法、钓鱼、打坐等修心养性。

运动养生:适度动行,少汗护阴。运动时间:上午6-7时,下午17-19时。运动方式:舒缓为主,推荐八段锦、太极拳、散步。运动强度:以微汗即止为度,汗后及时擦干。拍打胆经、按摩神门穴等中医传统技术可结合症状选择。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