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组合小卷01古诗文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总分:20分用时:20分钟)
一、名句名篇默写(5分)
1.默写。
①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③,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色彩对比鲜明,通过动静结合,红白映衬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的句子
是:,。
二、诗歌鉴赏(5分)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词上阕写景,开篇以一个“”字,点出了边塞秋天的独特,接着又描写了无留意的大雁、、余
晖下的孤城等景物,渲染出一种的氛围。(3分)
3.“浊酒一杯家万里”这句诗中,诗人用“一杯”来形容酒,又用“万里”来描绘与家的距离。“一杯”与“万里”在数
量上形成了鲜明对比,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小题。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1/3
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为然B.以貌取人C.持之以恒D.夜以继日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甲】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翻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理解:这体现了邹忌不盲目自信,为后文他感悟出治国道理做了铺垫。
【乙】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能够在集市、朝堂等公共场合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人,可得下等赏赐。
理解:齐王这一命令表明他广开言路的决心,但对于在公开场合指责君王过错的行为并不完全认同。
【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理解:这句话点明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的结果,即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敌国。
6.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和下面的文段,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①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
自生虫②’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③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④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
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
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不
若先夫亡者亡⑤。”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
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节选自《吕氏春秋·壅塞》,有删减)
注:①候:侦察,②肉自生虫:比喻无中生有。③恶(wù):哪里,怎么。④诎:枉曲,冤枉。⑤不若先夫
2/3
亡者亡:不如在国家灭亡之前先逃走。
宋王因①最终战败而逃,这正是邹忌所说的“②”的具体体现。由宋王与齐威王
治国的不同结局,我们获得的启示是③。(②用原文,①③用自己的话概括)
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七套(含答案).docx VIP
- 掺镱光纤预制棒、掺镱有源光纤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推荐.docx VIP
- 党志愿书空白表格.doc VIP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项目提成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第二批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2Unit5课文翻译.pdf VIP
-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