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0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
地理试卷
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创新飞地是地区之间通过构建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发展共赢的一种新的区域创新合作模式。创新飞地是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的一种“反向”创新联系,即创新能力较低的飞出地城市通过创新飞地向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飞入地城市汲取创新要素,以实现产业和技术的转型升级。下图是我国城际创新飞地联系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创新飞地合作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地理邻近 B.技术邻近 C.制度邻近 D.层次均衡
2.与西安、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相比,南京并未表现出与其创新能力相匹配的中心地位,主要因为江苏省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省内各城市的创新能力相对均衡
C.交通通达性较低 D.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对较少
1982—2020年间中国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规模由4740万人增长到32482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由29.6%增长到36.1%,2020年中国小城镇数量高达2.2万个。人口向镇区集中的过程即人口“镇化”过程,人口“镇化”水平指镇区人口占镇域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近郊区的一些小城镇,人口“镇化”水平比远郊区的小城镇更低,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近郊区的小城镇
A.人口密度更小 B.受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小
C.交通可达性低 D.受中心城区虹吸作用强
4.安徽省“镇化”水平较高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远离县城或中心城市的地带,这些小城镇“镇化”水平较高主要因为
A.对外交通便利 B.教育、医疗服务功能强
C.乡镇企业发达 D.外出务工人口流失少
航空货运的发展受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地面交通等因素影响。我国航空货运区域间差异显著,货运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重心位置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2010—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重心位置变化反映出
A.东部航空货运增速快于中西部 B.航空货运空间集聚度提高
C.中西部地区航空网络逐渐完善 D.航空货运枢纽多位于西部
6.地区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到航空货运量,研究表明,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发展能抑制航空运输量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批发零售业
A.多依赖于低成本运输方式 B.产品多为短途运输
C.主要分布于航空枢纽城市 D.产品多为自产自销
口粮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口粮产量占其消费总量的比重,是衡量口粮绝对安全的最关键指标。下图表示2000—2020年我国省域口粮自给率。据此完成7~8题。
7.2020年我国口粮自给率均值最高及最低的区域分别是
A.中部、西部 B.东北、东部 C.中部、东部 D.东北、西部
8.与江苏相比,浙江、福建两省口粮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农业比重低 B.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
C.人口密集,粮食消费大 D.台风频繁,粮食产量不稳定
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或高原隆起影响地—气热量交换产生的热力效应,使得大型山地或高原普遍存在其内部温度高于外围同海拔自由大气温度(TIT2)的地理现象。山体效应的强弱受纬度、海陆位置、降水、季节、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制约,一般而言,低纬大于高纬,干季大于湿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山体效应最强的地区。图1示意山体效应原理,图2示意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山体效应强度。据此完成9~10题。
图1图2
9.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山体效应最强地区,主要是由于其
①海拔高 ②面积大 ③纬度高 ④湿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青藏高原6000~6700m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山体效应减弱,主要是因为该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增加
A.太阳辐射不断减弱 B.地表反射率不断增强
C.植被覆盖不断减少 D.空气湿度不断减小
三叠纪时期,奉节地区形成巨厚、广泛的碳酸盐岩沉积,第四纪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奉节地区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发育。下图所示剖面地壳整体隆升,喀斯特地貌同时发育,但分化出浅切割峰丛洼地、深切割峰丛洼地两类区域。据此完成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卷2025届高三历史9月摸底大联考试题.docx
- 河北省2024_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含解析.docx
-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
- 江苏省淮安市十校2024_202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 新高考卷2025届新高三地理9月摸底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署山市南海区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河南省郑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十堰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