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4课 光荣的少先队 第1课时 课件.ppt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4课 光荣的少先队 第1课时 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荣的少先队第14课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部编版)一年级下第1课时

新知导入同学们,课程开始前先让我们看一个谜语,谜面是,小小红布三角连,飘扬胸前映童颜,革命精神心中记,红旗一角代代传。谜底是什么呢?红领巾

新知讲解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象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精神内涵。只有加入少先队的成员才有权佩戴红领巾,普通小学生未入队前不得佩戴。成人(如辅导员、受邀嘉宾)仅在少先队活动或仪式中可佩戴大号红领巾,且需由少先队员敬献,日常不得自行佩戴。

新知讲解红领巾的诞生: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组织,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新知讲解视频:红领巾的诞生

新知讲解在我国。1950年4月23日至27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会议,确定红领巾为少先队员标志。

新知讲解了解少先队员少先队员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员,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少先队员。

新知讲解少先队员能做什么?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积极参加队的活动,做好队交给的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

新知讲解少先队员在学校门口站岗,真神气!他们身姿挺拔,认真负责,为学校的秩序出了一份力呢。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真的很让人敬佩呀!你是不是也想和他们一样站岗呀?

新知讲解能参加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真让人羡慕!他们积极地参与植树活动,挖土、扶树苗、提水、浇树,每个环节都热情认真。在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稚嫩的歌声里藏着温暖;在社区清扫街道,小手握着扫帚认真的模样,诠释着责任;在烈士陵园敬献鲜花,肃穆的神情中饱含对先烈的敬仰。每一次活动,都是成长的印记。

新知讲解少先队队歌让人激动。少先队队歌节奏激昂、歌词振奋人心,每次听到都会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呢!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奋勇向前。

新知讲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为《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1950年4月27日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儿童队的队歌,1953年,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也随之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少先队队歌

新知讲解作词郭沫若作曲马思聪

新知讲解视频:1950年原版《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

新知讲解1950年版的少先队队歌,旋律简单明了、节奏明快有力、音域适中,表现出新中国少年儿童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先辈遗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锻炼身体的决心。

新知讲解1978年,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取代该曲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英雄小八路》以厦门市13名“英雄小八路”为原型而创作。了解少先队队歌

新知讲解上世纪50年代,福建沿海经常遭受来自对岸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挑衅,在无情的炮弹之中,原本幸福的家园变得支离破碎。面对此情此景,人民解放军决定调整部署,炮击金门,这就是“八二三”炮战。1958年5月,厦门沿岸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该转移到后方的都陆续转移到后方了。当时在驻军附近的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的160余名少先队员成立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为部队战士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战士们更好地投入备战。

新知讲解1958年8月22日晚上,所有居民本应都转移到后方,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却偷偷留了下来,冒着生命危险支援前线的战斗,他们是“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的13名骨干成员。其中最大的是16岁的队长何明全,副队长黄水发,队员何大年、何亚猪、何佳汝、何锦治、何亚美、黄网友、黄友春、黄火旺、郭胜源、林淑月、何星赞,共8男5女,最小的年仅12岁。

新知讲解在辅导员吴朝注的指导下,队长何明全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