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VIP

重庆市部分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高二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四单元、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15345

要求的。

1.考古发现,距今5000年前后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中,大型中心性聚落内的核心建筑一般都选址建于聚

落中央或高地上,F105、F106等大房址门道和火塘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室内的四个顶梁柱和周围的墙壁

柱也大致沿轴线呈对称分布。这说明

A.中华文明早期特征初显B.城市营造技术成熟

C.私有制和阶级已经产生D.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2.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下列图片包含的信息可以说明商代

A.社会分工较为明确B.甲骨文文字体系成熟

C.社会阶级分化明显D.男耕女织的经济形态

3.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崩,因为其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丧葬费用,史称

“求赙”。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这一事件反映了

A.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天子权威彻底丧失B.周王室财政崩溃,传统礼制逐渐瓦解

C.各诸侯国推行变法,周朝封建制度复兴D.周天子加强集权,强化对诸侯的控制

4.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过程中,并未与诸侯王发生过直接冲突。这一制度

设计的核心巧妙性体现在

A.强制诸侯王将封地收归中央直属B.通过儒家经典论证分封的合理性

C.利用宗法继承原则分割诸侯领土D.以军事威慑迫使诸侯放弃权力

5.下图为中原世族迁徙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

A.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B.削弱了世族影响力加强了皇权

C.推动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D.强化了中原政权对南方的控制

6.唐朝实行两税法后,《旧唐书》称其成效“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

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新唐书》也有类似评价。这主要反映了

A.恢复均田制,保障国家土地分配B.以人丁为主征收赋税,增加劳动力

C.简化税收制,按财产和土地征税D.加强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

7.北宋时期,台谏制度被赋予“风闻奏事”的特权,监察官员可依据传闻弹劾大臣。然而,这一制度在

实践中最显著的政治结果是

A.彻底杜绝了官僚集团的贪腐行为

B.成为党争中打击政敌的工具

C.推动司法审判与监察权彻底分离

D.迫使宰相完全听命于御史台

8.《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多起“田宅交易须立契约”的判例,考古发现连雇工、租牛都需签订“雇契”

“赁契”。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宋代

A.土地买卖突破“田里不鬻”传统

B.手工业行会制定统一交易标准

C.交子流通推动货币经济深化

D.社会关系向契约化形态转型

9.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冯琦在奏疏中指出:“国家设科取士,本欲得真才以资实用。迩来文体日变,务为

艰深,士子专事剽窃,不务实学,所取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宜敕学臣痛革其弊,务令平实通畅,发明

义理,勿尚浮华。”上述材料反映出明朝科举制度

A.考试内容脱离实际,人才选拔功能弱化

B.取消武举科目,削弱了军事人才的培养

C.恢复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重新垄断仕途

D.推行糊名誊录制,抑制了考生个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