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儿发烧护理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基本概念与病理特征
初步识别与判断方法
家庭物理降温护理
药物使用规范
饮食与生活调理
预防与长期管理
01
基本概念与病理特征
PART
发烧定义与体温标准
发烧是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的一种反应,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
发烧定义
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超过37.5℃可视为发烧。
正常体温范围
常用测量方式为腋下、口腔和肛门测量,不同部位的正常体温有所差异。
体温测量方式
常见病因分类
6px
6px
6px
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等。
感染性发烧
通常指病程在2周以内的发烧,多为感染性发烧。
急性发烧
由过敏反应、风湿性疾病、肿瘤、药物反应等引起。
非感染性发烧
01
03
02
病程超过2周的发烧,多见于风湿性疾病、结核病等。
慢性发烧
04
发热阶段与临床表现
体温上升期
体温迅速升高,可能伴有寒战、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症状。
01
高热期
体温达到高峰,皮肤潮红、灼热,可能伴有头痛、口渴、全身不适等。
02
退热期
体温逐渐下降,出汗增多,皮肤湿冷,可能伴有乏力、嗜睡等。
03
特殊表现
婴幼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性抽搐,意识丧失。
04
02
初步识别与判断方法
PART
正确测量体温操作
轻轻拉直耳道,将体温计的感应头插入耳道,按下测量键等待几秒钟即可读取数据。
将体温计置于腋下,确保体温计与皮肤紧密接触,等待几分钟后再读取数据。
将体温计放在舌下,让孩子闭嘴呼吸,等待几分钟后取出体温计读取数据。
耳温测量
腋温测量
口腔测量
危险信号识别要点
孩子出现昏昏欲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
精神状态异常
孩子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出现喘息、憋气等现象。
呼吸急促或困难
孩子出现面色苍白、发灰或发绀(蓝紫色)等肤色变化。
肤色变化
需就医的指征条件
发热超过三天
孩子发热持续时间超过三天,且没有明显好转迹象,需要就医检查。
03
孩子出现惊厥、持续哭闹、拒绝进食或喝水等异常症状。
02
出现惊厥或其他异常症状
体温持续高于38.5℃
孩子体温连续测量几次都高于38.5℃,需要及时就医。
01
03
家庭物理降温护理
PART
环境调节注意事项
室内温度适宜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避免过度寒冷或过度暖和。
01
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密闭环境导致温度升高。
02
穿着合理
避免孩子过度穿衣或盖被过厚,影响散热。
03
温水擦浴实施步骤
水温控制在32-34℃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
准备温水
主要擦拭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避免擦拭胸部、腹部等敏感部位。
每次擦浴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过长时间导致孩子受凉。
擦浴后要及时为孩子擦干身体,穿上衣物,避免受凉。
擦浴部位
擦浴时间
擦浴后处理
冷敷禁忌与退热贴使用
避免在枕后、耳廓、阴囊等部位进行冷敷,以免引起不适或冻伤。
冷敷禁忌
根据孩子情况选用合适的退热贴,贴于前额、太阳穴等部位,帮助降低头部温度。
退热贴使用
04
药物使用规范
PART
退烧药选择标准
药效温和
优先选择药效温和、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影响。
03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合的剂型和药物浓度,不要将成人药物随意给孩子使用。
02
适用年龄
成分安全
选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成分的退烧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儿科常用药物。
01
剂量计算与间隔时间
准确剂量
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准确给药,不要过量或不足。
用药间隔
交替使用
退烧药的用药间隔通常需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一般不超过4次,避免频繁用药导致药物过量。
如果孩子服药后仍然高烧不退,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交替使用两种不同成分的退烧药,以增强退烧效果。
1
2
3
常见用药误区警示
退烧药只是缓解孩子发烧症状的一种手段,不能根治疾病,家长不要盲目追求快速退烧而忽略了疾病的本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孩子对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家长在给孩子使用退烧药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不要盲目追求快速退烧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05
饮食与生活调理
PART
水分补充原则
少量多次饮水
孩子发烧时,水分容易流失,应鼓励孩子多喝水,但不要强迫孩子一次性喝太多。
01
选择适合的饮品
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温水、淡盐水、果汁等,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02
避免饮料
不宜给孩子喝含咖啡因、糖分过多的饮料,如可乐、雪碧等,以免加重病情。
03
营养摄入建议
发烧时孩子胃肠功能减弱,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鸡蛋羹等。
清淡易消化
适当给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