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与环境.pptx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与环境.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七生物与环境

壹贰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影响因素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目录/DIRECTORY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与环境

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与环境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结构稳定功能稳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净化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渠道食物链(网)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决定构成决定微生物分解物理沉降化学分解深化点(一)多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深化点(一)多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稳态与反馈调节(1)反馈调节的三个层次

深化点(一)多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稳态与反馈调节(2)比较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项目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实例分析已污染的湖泊污染加剧森林中鸟与害虫的平衡

水体污染无机污染重金属或农药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富含N、P等矿质元素,后果为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缺氧,水生生物死亡。有机污染两种元素同时富含时,才会导致赤潮(海洋)或水华(淡水)生活污水排放等导致水体种有机物增加,异养型生物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发黑、发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重金属或农药沿食物链富集,导致较高营养级生物中毒较严重。深化点(一)多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稳态与反馈调节(3)三种水体污染的原因

深化点(一)多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关注生物多样性的“3、3、4、1”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三种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工业原料、药用、食用、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科学研究等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防风固沙、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目前尚不太清楚的价值四类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一个原因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对濒危物种的基因予以保护

[例1](2024·广州六校联考)某生物学者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B.社群压力通过调节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密度降低,此过程属于反馈调节C.环境容纳量越高,社群压力越大D.社群压力接近最大值时,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K值C社群压力随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而增大(与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有关),而环境容纳量高的种群,当种群的数量处于K/2之前时,那么这个种群的社群压力也并不大

原理核心关键词分析自生从生态系统结构角度考虑,构建的生态工程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种类越多,群落的结构就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循环从生态系统功能之一——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物质循环顺畅无阻①组分及合理布设、生物多样性②创造利于生物的条件、自我调节能力物质循环,无废弃物深化点(二)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性发展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原理核心关键词分析协调若外来物种入侵、大量种植单一树种,会挤占其他生物的空间,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协调;不应引入不适应当地气候的生物,遵循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整体构建生态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条件(发展经济)①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的适应;②考虑环境容纳量①各组分有适当比例、优化结构改善系统功能。②自然、经济、社会深化点(二)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性发展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深化点(二)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性发展2.稻、虾、鱼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稻虾共生①特点:水稻提供了虾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庇护,促进虾类的生长;而虾类则为水稻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同时它们还吃掉了杂草。②目的和意义:稻虾共生能够实现养殖与种植的双重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生态方面,稻虾共生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了水域污染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深化点(二)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性发展2.稻、虾、鱼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稻田养鸭①主要特点: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疏松土壤,刺激水稻植株分蘖,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无公害的水稻。②目的和意义: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实现稻鸭双丰收桑基鱼塘“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

[例2](2024·广州三模)稻田养鸭也可称之为“稻鸭农法”,其技术要点是先将一定数量的优质雏鸭放入稻田中,让它们在稻田中自由活动,觅食昆虫、杂草和落粒,同时为水稻提供有机肥,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在水稻生长期适当控制放鸭数量和频率,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