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众号【大学百科资料】整理,有超百科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

一、名词解释(5题,20分)

1.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1921年1月于北

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

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以《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

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

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

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

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

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

《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新浪漫主义”文

学思潮的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讲究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该社团成员的作品

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

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

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

3.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这些抒情主人公

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

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

两立,宁愿穷困自己,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

来表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

公众号【大学百科资料】整理,有超百科复习资料

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4.《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

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

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

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

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

刊。

5.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排头兵,主要在1919—1923年兴盛一时。

一般说来,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

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主要作家: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主要作品: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冰心《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

憔悴》等。

6.沈德鸿(沈雁冰╱茅盾)农村三部曲:是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合称。

茅盾的这三篇小说,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

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正好反映出了那个年代旧中国农村变化和农民觉醒的全过程。

7.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作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以《现代》杂志为主

要刊物,是第二海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鸥、施蛰存、叶

灵凤等。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源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新感

觉派。

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

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

特点: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即在世俗化、商业化的都市

文档评论(0)

暖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