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计量师考试法律法规综合辅导2.pdfVIP

2017年注册计量师考试法律法规综合辅导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注册计量师考试法律法规综合辅

导2

秦始皇统一我国古代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

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

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

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

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

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利用《商鞅铜方升》插图,加深对商鞅统一度量衡的认识。

现代情况说明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

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

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

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

1

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

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

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

公斤。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1950年之时,一米等于3市尺。但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度量衡制度并不是很彻

底,在很多地方,由于政令不一,各种度量衡的计算单位仍在混用。

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9年国务院下达《关

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后才得到彻底的改观。

古衡器:史孔和

史孔和到底是什么宝贝?从铭文、成色、品相上断定,这是3000

年前西周时期青铜器。因铸有“史孔作宝和,子子孙孙永宝用”这一

西周特有标志性铭文而身价陡增。它很可能是西周法定量器——合。

考古学家郭沫若、夏鼐等都称它可与着名的商鞅量、秦权秦量、汉尺

等量器相媲美,是中国计量史、农业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

中国古尺漫谈

中国尺度的演变,自秦汉以来,屡增无减。秦始皇统—天下度量

衡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经过各朝演变,至明代时增

至32厘米,清代甚至出现了长达35.3厘米的尺。一般的古尺在一端

2

均有—小圆孔,用于系丝绳。有的一面刻纹,有的两面都刻。正面多

刻单位度标,每一度标,或以短线,或以圆点来标明。

传世和出土的古尺,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骨尺和象牙尺为最

早,分别长16.9和15.8厘米,刻十寸,每寸刻十分,说明我国在三

千多年以前,长度记量就采用了先进的十进位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洛阳金村东周墓中曾出土过一件铜尺,正背两面无刻度,仅在一

侧刻十寸,据实测尺长23.1厘米。这件铜尺后被美国人福开森购得,

福开森在他写的《得周尺记》中说:“其形如西域所出之木简,一端

有孔,可以系绳,分寸刻于其侧,惟第—寸有分,其余寸无之,当五

寸之处,并刻交午线。”此尺后被福开森赠给金陵大学保存。

汉尺出土较多,以种类分,有铜尺、象牙尺、石尺、木尺、骨尺、

漆尺、鎏金刻花尺、铁尺等,甚至还有玉尺。出土的汉尺中,木尺数

量最多,但大多数都残损不全。汉承秦制,出土的60余支汉尺长度

一般在23到23.7厘米之间。其中以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银铁尺为最精,

该尺长23.2厘米,正、背面各等分十寸,其中一边第三寸内为三等

分,第五寸内为五等分,第七寸内为七等分,第九寸内为九等分。东

汉尺形制以几何纹、鸟兽纹为代表,以纹饰分割寸格。此外还有鎏金

铜尺、彩绘骨尺、龙凤纹铜尺、竹尺、木尺等,其中竹、木尺多出于

3

新疆、甘肃、广西等地。1956年3月在长沙东郊东汉墓出土的铜尺,

长23厘米;而1957年8月在长沙南门外东汉墓发现的铜尺,则长23.6

厘米;1959年9月在浙江绍兴西南东汉古墓中又发现一把汉铜尺,只

残留寸格五道,推算该尺长为24.08厘米。可见同—朝代,尺寸的长

度也有所不同。这期间尺的形制都比较简朴,多以线纹为分、寸刻度,

以圆圈为尺星,很少刻有

文档评论(0)

飞龙在天露呃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