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现代汉语考试文言基础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漫步(màn)
B.漫谈(màn)
C.漫延(màn)
D.漫过(m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交淡如水。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虽有嘉肴,弗食。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知足常乐(知:懂得)
B.赏心悦目(悦:高兴)
C.耳濡目染(濡:沾湿)
D.息息相关(息:呼吸)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器。
B.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举案齐眉
B.蹑手蹑脚
C.鸡飞蛋打
D.鹤立鸡群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鸡鸣狗盗,非君子之行。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轻车熟路(轻:轻松)
B.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轻松)
C.轻裘肥马(轻:轻柔)
D.轻描淡写(轻:轻微)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胸有成竹
B.风和日丽
C.鹿死谁手
D.鱼目混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实词的一项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属于虚词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君子不器。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的一项是:
A.轻车熟路。
B.轻裘肥马。
C.鸡飞蛋打。
D.鹤立鸡群。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轻车熟路。
B.轻裘肥马。
C.鸡飞蛋打。
D.鹤立鸡群。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文言文中的对仗句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成语的一项是:
A.轻车熟路。
B.轻裘肥马。
C.鸡飞蛋打。
D.鹤立鸡群。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文言文中的反问句的一项是:
A.君子不器。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的一项是:
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文言文中,所有的“之”字都表示代词的意义。()
2.“夫”字在文言文中只能作为发语词使用。()
3.“者”字在文言文中只能作为助词使用。()
4.“其”字在文言文中只能作为代词使用。()
5.文言文中,所有的“也”字都表示句末语气词。()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