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歙县孔子庙学记》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歙县孔子庙学记》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歙县孔子庙学记》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歙县孔子庙学记

宋濂

歙,汉县也。初属丹阳,自关、晋而下,虽屡更为郡若州,而县仍旧名不废,其地为东越奥区,号多佳山川,黔川如龙前行,偃蹇不受羁;紫阳、问政二山又矗起东南,劳若翔风。故士之生其间者,或以气节著,或以道艺名,时有其人,近代尤称多士,立言著书,动足名家。是固因山川之灵攸钟,其沉涵陶育之者非立学之所致欤!

初,学在县市之东。壬辰兵起而氣为斗争之场,官戶民舍焚爇无遺,而字亦废矣。淡烟荒照,榛荆蔽途,而狐兔或暮出冲人,识者为之彷徨太息,如是者十年。

辛丑之夏,张硖齐来为县,喟然叹曰:“歙为徽国丈公①父母之邦,道德之化及被天下虽时当尚武而其乡学可久废乎?”遂请于大府而经营之。会故基已更构紫阳书院,遂于书院之东立表考宜,剪刈秽荒,别舂新土充其亏洼,高爽垲疏有逾其旧。中峙王寝,象厥正配②;外敞正门,列以画戟;栏榴翼遮,术道直修。庙左别筑论堂、直斋,以处讲师暨弟子员。经始于秋九月,考成于明年壬寅之秋八月。

侯帅儒师行释奠礼。牲币有饬,神来顾欿。观者叹慕,至于咏蹈。佥谓侯之嘉惠吾民者深,不可无以贻永久,于是教谕江君材,奉币请文,刻诸丽牡之碑。超然客公众号

惟先王之制,自诸子以至公卿、大大、士之子,“使之修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③。是文事武备均出于学也。侯于下车之初,能汲汲建学于用武之日,可谓知斯道矣。歙之士尚当专心一力,惇子明体适用之学,平居之时,则谈俎豆而攻遗经,一遇四郊有警,则操戈上马,以收献畿之功,使议者咸曰:生文公之邦,而无忝山川之灵者,庶几不负建学之意。

侯字仲贤,齐,其名也,某郡人,以行中书據擢为歙县令。招徕怀集,民欢趋之,遂成市落。县麻、铎舍皆新作之,而尤急于农功,其善政盖不一而足。当时相其成者,则丞胡拱辰、主簿王某及江君云。

(有删改)

【注】①徽国文公:指朱熹。②象厥正配:指塑的孔子像和配祀者像。③语出《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道[A]德之化[B]衣被[C]天下[D]虽时[E]当尚武[F]而其乡[G]学可久[H]废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出名,有名声,与蒲松龄《促织》“自名‘蟹壳青’”的“名”意思不同。

B.畚,用畚运送,与《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箕畚”用法相同。

C.牲币,牺牲和币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等。后来泛指一般祭品。

D.进退,文中为升降,与《孔雀东南飞》中“进退无颜仪”的“进退”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将紫阳、问政二山比作“翔凤”,与“黟川如龙”的描写相呼应,突显了歙县人杰地灵的特点。

B.过去的县学毁于兵火后,作者十年来多次到旧址凭吊,面对荒芜破败的景象,感慨叹息,唏嘘不已。

C.耗时近一年,于紫阳书院东择址而建的孔子庙,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建成后行祭孔之礼并刻碑以纪。

D.作者引用《周礼》,希望歙县学子能文武兼备,这也呼应前文中“或以气节著,或以道艺名”的培养成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佥谓侯之嘉惠吾民者深,不可无以贻永久。(4分)

?

(2)生文公之邦,而无忝山川之灵者,庶几不负建学之意。(4分)

?

14.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张齐在战后优先重建县学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0.(3分)BDF(道德之化,衣被天下,虽时当尚武,而其乡学可久废乎?)

11.(3分)B(《愚公移山》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12.(3分)B(“作者十年来多次到旧址凭吊”错。)

13.(1)(4分)众人认为张侯施予我们百姓的恩惠太多,不能没有用来永久留下的东西。(得分点:“佥”“嘉惠”“无以”“贻”)

(2)(4分)生在文公的家乡,且无愧于灵秀的山川,或许才能不违背新建县学的本意。(得分点:“忝”“灵”“庶几”“负”)

14.(5分)①文化传承的需要:歙县作为矢熹故里,具有特殊文化地位,重建县学是对儒家道统的延续;②教化育人的责任:文中强调“道德之化,衣被天下”,体现地方官员对教育使命的担当;③振兴地方的需要:战乱后需恢复文教以凝聚民心,文中“民欢趋之,遂成市落”可见其效果:④人才培养的远见:认识到“文事武备”的重要性,欲通过教育培养经世致用之才。(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满分)

【参考译文】

歙县是汉代设立的旧县。最初隶属丹阳郡,自从吴、晋以来,虽然屡次更改所属地成为州郡,但歙县以前的县名并没有废弃。歙县所管辖的地方是东越的腹地,号称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大山河流。黔川如一条向前飞行的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