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4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车辆段
室外工程
试车线检车坑结构设计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设计证书:综合甲级编号:A151000179
2016年12月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车辆段
室外工程
试车线检车坑结构设计
院总工程师:刘杰
所总工程师:杨林
专业设计负责人:杨林
复核者:高贻刚
设计者:赵一鸣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2月
目录
TOC\o1-3\h\z\u一、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5
二、管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6
三、管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6
试车线检车坑位于挖方区(局部位于填方区),检车坑底板下全部为6红粘土层,层厚8.5m~18.5m。根据地质详勘报告:“6层红黏土自由膨胀率接近或超过60%,由于膨胀土膨胀性无规律,很不均匀,同一土层的胀缩性差异也很大。根据武汉市地方经验及邻近工程勘察结果判定,6层红黏土不规则具中膨胀潜势。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常导致建筑物地基胀缩变形,引起建筑物变形开裂破坏,对低荷载浅基础建筑物影响较大”。因此对检车坑底板下6红粘土层采用管桩复合地基处理。
一、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管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
依据地质详勘报告,主要岩土参数如下表所示:
地层
编号
岩土
名称
桩侧土的摩阻力特征值qsia(kPa)
桩端土的端阻力特征值qpa(kPa)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3-1
粉质黏土
30
—
55
400
3-2
粉质黏土
35
300
70
600
4
粉质黏土
44
450
85
1100
4a
粉质黏土
41
350
80
1000
5
碎石
70
1000
160
2000
5-1
含碎石黏土
45
450
85
1100
6
红黏土
20
500
40
900
6a
次生红黏土
25
500
45
900
7
硅质岩
200
3000
—
—
7a
硅质岩夹黏土岩
130
2000
—
—
7-1
炭质泥岩
70
700
140
1500
8
灰岩
300
4000
—
—
计算得管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如下表所示:
管桩型号
桩直径d(mm)
桩顶标高(m)
桩底标高(m)
桩长(m)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PHC500AB100-5
500
-2.500
-7.500
5
230
PHC500AB100-7
500
-1.400/-2.50
-8.40/-9.50
7
290
PHC500AB100-9
500
-2.500
-11.500
9
350
PHC500AB100-11
500
-2.500
-13.500
11
400
PHC500AB100-13
500
-2.500
-15.500
13
450
PHC500AB100-15
500
-1.400/-2.50
-16.40/-17.50
15
540
二、管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
计算可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20kPa。满足整体道床地基承载力要求。
三、管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地基处理后的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ξ倍,ξ值可按下式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上式中Po按列车前后相邻两轴重的叠加值(列车单轴轴重16t)在加上检车坑自重取值:
Po=550KN。
其余参数按规范要求取值计算。
采用理正结构系列计算软件(2012版)计算过程如下:
1.设计资料
1.1平剖面图
1.2基础数据
基础长L(m)3.000
基础宽B(m)2.500
轴力准永久值(kN)550.000
Mx准永久值(kN.m)0.000
My准永久值(kN.m)0.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