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为四川成都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这张薄如蝉翼的面具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此种工艺和造型为古蜀地区所独有,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鲜见。这可用于说明()
A.古蜀文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古代四川最先迈入文明门槛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D.早期南北文化缺乏实质交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黄金面具的工艺和造型为古蜀地区所独有,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鲜见,可见除了黄河流域、辽河流域等有中华文明的起源外,古蜀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一支重要起源,因而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征,C项正确;除了并未就古蜀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古代四川最先迈入文明门槛,排除B项;材料是在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并不是南北文化缺乏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2.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反映出孟子()
A.强调保护动物 B.推崇仁爱之道
C.提倡众生平等 D.主张施行仁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悲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这是君子即统治者有仁爱之心的表现,B项正确;保护动物并不是孟子这句话的本意,排除A项;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仁政,排除D项。故选B项。
3.秦朝的县以下有乡、里两级行政机构。以乡治里,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执掌教化,啬夫负责法律诉讼及收缴赋税,游缴专门负责巡禁捕盗。据此可知,秦朝()
A.重视基层社会治理 B.郡县制度得以普及
C.地方行政机构臃肿 D.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的县以下有乡、里两级行政机构,在乡一级还设置了三老、啬夫、游徼等乡官,三老执掌教化,啬夫负责法律诉讼及收缴赋税,游缴专门负责巡禁捕盗,这些乡官职责分明,有利于加强对于基层社会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县以下的情况,并未涉及郡县制度,排除B项;秦朝乡里制度下的乡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未说明其机构臃肿人员冗杂,排除C项;材料并未说明三老,有秩、啬夫、游缴等是宗族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
4.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推行义仓制度。义仓所积粮食均来自民众自愿所纳。当灾荒来临时,政府优先支出义仓存粮。由此可知,隋朝的义仓制度()
A.主要由民间力量主导 B.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C.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D.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义仓所积粮食均来自民众自愿所纳。当灾荒来临时,政府优先支出义仓存粮”可知,义仓所积粮食是民众自愿所纳,但当灾荒来临时,政府优先支出义仓存粮,可见这种制度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义仓制度是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推行的,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了义仓制度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未涉及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政府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5.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应试者习惯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或有地位的名人,希望以此得到推荐,此谓之“投卷”。如杜牧因《阿房宫赋》就被太学博士吴武陵举荐。据此可知,唐代()
A.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B.人才考察方式比较灵活
C.官员选拔依然注重门第 D.官员选拔制度趋于完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参加科举取士的应试者还可以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或有地位的名人,并因此得到推荐,这说明在唐代人才考察方式相对灵活,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内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已经实行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进行授官,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有效说明官员选拔制度趋于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6.魏晋南北朝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