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VIP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诗词五首

1/46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新课导入

2/46

1.在重复诵读中品味词意,体会作者思想情感。(重点)

2.感悟名句,领会古诗词意境和韵味。(重点)

学习目标

3/46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他诗歌展现丰富多彩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走近作者

4/46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写。

写作背景

5/46

6/46

1.这首诗交代了作者去向、出使经过诗句是哪句?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景色诗句是哪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整体感知

7/46

2.概述这首诗主要内容。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艰辛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风光。

8/46

3.诗人抒发了怎样思想感情?

歌颂了河西军队声威,同时也表示了诗人抑郁、孤寂思想感情。

9/46

4.赏析《使至塞上》写景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奇特壮丽风光。“孤”显出人烟稀少,“直”表现出诗人对边塞上景物惊异。“长河”形象横亘在画面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添了构图活泼感。而“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画面涂上了统一色调,显示出浑然一体气势。

10/46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课文小结

11/46

首联——出使目标,经过地点

颔联——边塞景色,出使季节

颈联——边关所见

尾联——抵达边塞

使至塞上

叙事精炼简练

画面奇丽壮美

板书设计

12/46

秦淮——我梦中河

新课导入

13/46

14/46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走近作者

15/46

南京是六朝古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秦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声色犬马之地。诗人夜泊秦淮河,借写眼前景,而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七言绝句。

写作背景

16/46

17/46

1.点明全诗主旨诗句是哪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这是首借古讽今诗,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上层人物,表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关心和忧愤。

整体感知

18/46

3.赏析《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

诗人在此用曲笔写法,歌女所唱,正是为取悦寻欢作乐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是听歌这帮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感叹之深;“犹”字,凸现出诗人忧愤之切。这两句表示了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心境,又反应了达官贵人纸醉金迷生活状态,而这正是衰败晚唐真实写照。

19/46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意境中,形象而经典地表现了晚唐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晚唐命运,委婉含蓄表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关切和忧虑,对世道愤慨。全诗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课文小结

20/46

板书设计

泊秦淮

忧愁伤感

写景

抒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冷寂梦幻景色

夜泊秦淮近酒家——秦淮繁荣

商女不知亡国恨——醉生梦死

隔江犹唱《后庭花》——亡国之音

讽刺揭露

21/46

新课导入

22/46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众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格调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感人,广为传诵。

走近作者

23/46

24/46

1.概述这首诗主要内容。

诗人以一个女子之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心情。

整体感知

25/46

2.首联中连用了两个“难”字,其用意是什么?

两个“难”字凸显了两人情深意厚。

26/46

3.赏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

此句利用比喻和双关手法,春蚕吐丝,到死才吐尽;蜡炬成灰,烛泪才流干。利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波折丰富地表示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爱情,比喻新奇巧妙。

27/46

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情人思念之情。表现是两人坚贞、至死不渝情感,其

文档评论(0)

183****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