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VIP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黄帝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舜时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懂,“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这些做法()

A.成为治国理政的镜鉴 B.体现重农抑商的政策

C.证实了禅让制的推行 D.践行人人平等的理念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抚万民,度四方”“百姓昭明,合和万国”“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可得出早在部落联盟时代,黄帝、尧、舜等,从官吏设置,教化民众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成为了治国理政的借鉴,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抑制商业,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禅让制的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部落联盟时代,已经存在阶级差别,排除D项。故选A项。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等诗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是()

A.崇德尚贤 B.家国情怀

C.天下为公 D.和而不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可知,这些诗句都体现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作者自身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国情怀,并未提及崇德尚贤,排除A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大家公有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和而不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的记述;《汉书·董仲舒传》中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记述。这些记述反映了秦汉()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家国同构模式形成

C.华夏认同逐步形成 D.大一统国家的构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皆为郡县”“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秦朝郡县制和汉代尊崇儒术,是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观念在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实践,体现了思想统一,强化了政治统一,推动了大一统国家的构建,D项正确;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材料并未体现君主权力集中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形成于商周时期,排除B项;华夏认同即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指构成民族的成员(个体)对本民族(整体)的起源、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的接纳、认可、赞成和支持,并由此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族依附感、归属感和忠诚感,排除C项。故选D项。

4.下图为西晋至唐代《丝绸之路上佛教中心转移路线示意图》。影响这一时期佛教中心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丝绸之路畅通 B.政治局面变动

C.经济重心南移 D.儒学地位动摇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晋至唐代中国佛教中心在西域或者敦煌,一般是少数民族统治区域,西晋、十六国时期属于中国政局变动频繁的时期,B项正确;整体上西晋至唐代前期中国政局比较混乱,丝绸之路一直受阻,谈不上丝绸之路的畅通程度影响佛教中心转移,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从黄河流域南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排除C项;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受到冲击,但依然是主流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5.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据此可知,张謇主张()

A.实业救国 B.中体西用

C.托古改制 D.君主立宪

【答案】A

【解析】张謇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主张“实业救国”“父教育,母实业”。据材料“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A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B项;托古改制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C和D项。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