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pdf

农牧交错带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965-1970

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

农牧交错带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1,212

焦燕,赵江红,徐柱

1.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呼和浩特010022;2.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为研究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转变为农田后,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按照邻近样地的取样原则,于2007年10

月选择位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的天然草地和邻近的6个不同开垦年限的农田样地(垦殖年限为5、10、15、20、

35、50a)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中,天然草地转变为农田后,开垦年限对土壤养

分含量和物理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均随农田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草地土壤的

养分含量最高。与天然草地相比,0~1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36%、47%、43%、57%、68%、68%;速效钾含量分

别下降33%、55%、39%、65%、60%、40%。开垦年限对土壤物理性状也有明显影响,草地土壤的粘粒含量最高,砂粒含量

最低;开垦年限越长的农田,土壤砂粒含量越高,粘粒含量越低;农田土壤的容重显著高于草地,随农田开垦年限的延长,

土壤容重增加;而土壤pH值显示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在研究区域天然草地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开垦年限越长越

易导致土壤养分的缺乏和土壤的酸化和沙化,影响整个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开垦年限;土壤养分;土壤质地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5-1965-06

草地生态系统是分布面积最广的陆地生态系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提出合理的土地利

92

统之一,全球草地面积约为3.42×10hm,约占陆地用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82

面积的40%。我国草地面积近4×10hm,占全国1材料与方法

陆地面积的40.7%[2]。我国草地受人类活动(如农1.1研究区域概况

垦及放牧等)影响日益严重,草地退化和沙化面积本研究选择我国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中具

逐渐增大,研究草地土壤受人类活动诸如开垦等的有代表性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太仆寺旗贡宝拉

影响十分必要。目前,关于开垦对草地土壤性质的格苏木为研究区域(图1)。太仆寺旗位于欧亚大陆干

影响研究多集中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区[3]、青藏旱、半干旱温带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的南端。向北

高原草甸区[4][5]、新疆天山绿洲[6]等地。结果均表明邻接浑山达克沙地,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区,东西85

开垦后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如WuandTiessenkm,南北65.5km,总面积3414.74km2。地理坐标

(2002)等[7]研究发现草地土壤转变为农田8、16a和为北纬43°26΄~44°39΄,东经115°32΄~117°12΄。地

41a后,有机碳含量下降25%、39%和55%。李月梅处中温带,属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

等[5]也发现高寒草甸开垦20a后,土壤有机碳含量

下降10.5%。但综合国内相关文献,研究垦殖年限

对土壤质地等物理性状的研究还较少,在内蒙古农

牧交错带的相关研究也较少,特别是这一区域垦殖

年限对草原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尚属空白,影响了

对农牧交错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了解。

我国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