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俗称河蟹或大闸蟹,是我国特有的

经济类甲壳动物。近年来,河蟹养殖产量持续稳定在80万吨左右,加上种

苗、扣蟹等,总产值超1000亿元(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2),成为我国

大宗淡水养殖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全国河蟹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

河蟹养殖对于优质苗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河蟹苗种质量是河蟹养殖的

基础,直接影响着河蟹养殖产量、规格及最终效益。苗种的质量首先取决

于种源是否是优良品种,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并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

审定委员会通过了4个中华绒螯蟹良种(长江1号、长江2号、光合1号

(辽河系)、诺亚1号和申江1号),已经在河蟹产业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作

用。目前我国河蟹生态育苗的产业化区域主要是在江苏的射阳,如东和辽

宁的盘锦,每年基本形成蟹苗(大眼幼体)产量900多吨,蟹种(扣蟹)产

量5万多吨和成蟹产量80万吨左右。尤其是盐城市射阳县河蟹土池育苗面

积3.5万亩,每年培育的河蟹苗在70万公斤,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占

长江市场的80%以上,所以,江苏省河蟹育苗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整

个河蟹产业的健康发展。但作为的生态育苗产业的规范化,产业化程度相

对滞后,急需提升。主要表现在:(1)由于生态育苗生产“门槛”低,多数是

农户自发从业,分散经营,质量意识淡薄,育苗的质量堪忧并已经导致在

养殖中出现重大死亡现象,同时恶性竞争,造成蟹苗的市场混乱,随意定

-1-

价。(2)不注重亲本良种的选择和亲蟹强化培育,不注重育苗阶段适口饵

料的科学投喂,影响了育苗的产量和质量。(3)缺乏蟹苗质量标准。

为适应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打造基于育繁推一体化优良

苗种和繁育技术体系,为生产提供选育品种的优质蟹苗,形成闭环式的河

蟹高质量产业链条的重要保障,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的制定依托盐城金

洋水产原种场平台条件,引入上海海洋大学杨筱珍教授团队作为主要技术

支撑,创建生态育苗技术标准(从土池及养殖条件,亲蟹选择、暂养与交

配,越冬管理及幼体培养等多方面),把盐城金洋水产原种场创建为盐城市

高质量中华绒螯蟹繁育示范基地和研发中心,从而引领整个盐城市中华绒

螯蟹育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任务来源

根据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4年度江苏

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4〕143号),确定立项。

三、标准范围和编制原则

1.标准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

2.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编制过程

为了使该标准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且使标准内容和支撑标准

的技术文件达到全面、准确和符合实际情况,盐城金洋水产原种场相关负

-2-

责人在确定标准制定任务后,迅速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开展了调研和标准

编制工作。

1.2024年9月,召开标准启动会

会议讨论确定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了起草人员(表1)、标准制

定计划,初步确定标准的基本框架。

表1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及任务分工

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项目分工

上海海洋大学标准文稿及编制说明

成永旭教授

宁波大学的起草、审核

标准文稿及编制说明

杨筱珍教授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