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稿《品味端午民俗,担当文化传承之责》.doc

技师学院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稿《品味端午民俗,担当文化传承之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师学院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稿《品味端午民俗,担当文化传承之责》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五月的风,带着艾草的清香;端午的雨,浸润着千年的诗韵。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承载着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节日——端午节。它不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用心品味端午民俗,自觉担当文化传承之责。

端午,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文明的传承。两千多年前,屈原以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壮歌。他纵身一跃,化作端午最深沉的文化符号,但端午的内涵远不止于此。龙舟竞渡,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征服;粽叶飘香,凝结着家庭团聚的温情;悬挂艾草,寄托着祛病祈福的智慧。这些习俗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鲜活跳动。当我们品尝粽子时,可曾想到它包裹的不仅是糯米与红枣,更是一份对先贤的缅怀?当我们观看龙舟赛时,可曾感受到那震天的鼓声中,激荡着团结拼搏的精神?端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去传承。

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新的延续。时代在变,但文化的精神内核永恒。今天的我们,可以用新的方式赋予端午新的活力。有人用短视频记录包粽子的过程,让传统手艺“破圈”传播;有人将龙舟运动与体育竞技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还有人在端午诗会上朗诵《离骚》,用青春的声音唤醒千年的文字。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让古老的文化在当代土壤中焕发新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担当,是青年的使命,更是未来的希望。同学们,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这一代人,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既是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学习端午的历史,理解它的精神内涵;参与民俗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创新的方式,让端午文化在校园、在家庭、在社会中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品味端午;明天,我们传承文明。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小火炬”,照亮传统的长河,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文档评论(0)

文林文库-专注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拥有多科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行业从业10年以上,可提供学校文化活动策划及制定具体方案、可提供教学设计指导、PPT制作技术服务、Word排版支持及其他教育教学方面的个性化服务,助力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教育水平提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