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生活处处是语文。小语和小文结合学习与日常生活所见所闻,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汉字溯源

下图是小语搜集的“仁”字的甲骨文形态(由“人”和“二”构成,“人”表个体,“二”表相互关联)。请你据此猜想“仁”最原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词语积累

下面是小文整理的关于“仁”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仁”字的词语。

“仁”的结构分析

“仁”的引申义

含“仁”字的词语

形旁为“人”,表示其本义与人际关联有关;声旁为“二”,表示相互依存。

亲爱、关怀

(1)__________

宽厚、慈善

仁慈

有德行的人

(2)__________

3.(2分)对联补全

小语看到一副与“仁”相关的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心”和“德”值得推敲。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上联:孔门立教,推己及人,千年圣训()

下联:巷陌传风,济贫扶弱,百姓良俗()

4.(8分)名句默写

小语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优秀古诗文,或描摹自然之景,或传递人生哲思与情怀。《诗经·关雎》中“①____________,白露为霜”以秋景起兴,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②____________”以鱼写水,侧面烘托潭水清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③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北冥有鱼》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④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奇伟想象表现宏大境界;白居易《卖炭翁》中“⑤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通过细节描写卖炭翁的艰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⑥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体现豁达的友情观;《礼记·大道之行也》中“是故谋闭而不兴,⑦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描绘大同社会的理想;《题破山寺后禅院》中“⑧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以静写动,表现禅院清幽。

5.(3分)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活动,校园内张贴了多幅公益广告画(见下图)。作为校园文化讲解员,请你选择一幅,结合构图要素及寓意为同学们讲解。(80字左右)

(图1:地球被绿叶包裹,下方文字“低碳,给地球一个拥抱”;图2:男孩骑自行车,背景是蓝天与风车,文字“少开一天车,多享一片蓝”)

?????????????????????图1????????????图2

6.(3分)语言纠错

小语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追溯(shuò)B.行辈(háng)

(2)容易写错的词:A.人情事故B.戛然而止

(3)容易说错的话:A.李老师对我们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B.阅读经典,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古诗阅读(7~8题,7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原文

批注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叙事生动,情真意切。

?7.(3分)批注一:意象传情。诗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等细节,通过“尘灰”“烟火”“苍苍”“黑”等意象,刻画了卖炭翁①__________的形象;“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以②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突出其③__________的处境。

?8.(2分)批注二:赏析手法。“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句,通过“半匹”“一丈”与“千余斤”的对比,揭露了④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9~13题,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