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含义防复疾病初愈,因劳力、劳神或房事太过而致旧病复发者凡病初愈,切忌操劳,“宜安卧守静,以养其气”,(《证治准绳》)临床常见内脏下垂、脱肛、痰饮、哮喘、心悸、疝气、慢性水肿等,均可因劳倦而复发并加重。历代医家对大病初愈后,因房事不慎以致病复尤为注重,称为“女劳复”。宋·陈言强调:“伤害新瘥后,不能将摄??劳神而复??作劳而复??论有正方,可依证而调治。唯犯房室,为女劳复,多死,不治。”可见古人对房劳复的危害是十分重视的.劳复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防复疾病进入静止期,余邪势衰,正气亦弱,若日常生活起居将摄不慎,势必复感新邪助邪伤正,使病变再度活跃。这种因重感而致疾病复发的情况,多发生于热病新瘥后。如《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瘥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其病复作。”因而临床应注重病后调理,慎避风邪,防寒保暖,防止疾病的复发。复感新邪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部分: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中医养生治未病**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医治未病的渊源
《黄帝内经·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理论提出实践应用《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也。”奠基于战国时期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医治未病的渊源西汉张仲景唐代孙思邈东汉华佗晋代葛洪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将病后调摄,以防复发,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创五禽戏健身法“内修”“外养”理论方法可分:“行气”“导引”“服食”“卫生”等发展于汉唐时期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医治未病的渊源叶天士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成熟于明清时期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完善临床医疗体系通过养生保健、疾病预防、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的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构建我国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中医治未病的渊源应用于新时期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未病先防—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思想一已病防变—治疗疾病的“治未病”思想二瘥后防复—病后防病的“治未病”思想三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第一部分: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是一门以预防保健和健康长寿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养生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养生学的优势和特色它以中医整体观念和审因施养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为基础;采用食养、沐浴、情志调摄、针灸、推拿、传统保健按摩、传统体育运动、气功等综合方法;使亚健康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使健康者能更健康;使他们不仅在身体、心理、职业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够以旺盛的精力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多作贡献,而且能健康长寿,享受天年。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养生保健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1)顺应自然,协调阴阳;(2)谨慎起居,形神共养;(3)和调脏腑,通畅经络;(4)饮食调养,动静适宜;(5)节欲保精,益气调息;(6)因人、同时、因地制宜。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第10页,共47页,星期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