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

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剧艺术,然而,近代以来,却不断有人提出“中国无悲剧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团圆式的传统结局。胡适、鲁迅等人分别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提出过质疑。胡适先生说:“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鲁迅先生说:“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中国古代真的就没有悲剧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些认为“中国无悲剧论”的人大体都是以西方的悲剧标准来衡量中国古典戏剧的,并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学演变的实际情况。

“悲剧”一词是西方诗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而应相反,由顺境转入逆境。”而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体现了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和谐美。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形成了崇尚圆满的民族心理,不大可能出现类似于西方戏剧那样真正悲惨的结局,而是安排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来使原本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得到缓和,从而使整个作品显得均衡、稳定。

其实,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只是一种表面意义上的团圆,实质上反映了另一种更深切的“悲”。如《倩女离魂》中,倩女与书生王文举因家庭与礼教的重重阻挠而不能在一起,以致卧病在床,只能依靠灵魂出窍的方式与心上人在一起。王文举金榜题名后,带倩女回乡。最终,倩女身、魂合一,与王文举喜结良缘。假如倩女没有灵魂出窍,那么她与心上人最终能够喜结良缘吗?显然不能,这种结局其实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强烈控诉。

严格地说,中国古典悲剧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悲剧。近代悲剧体现为一种崇高美,以严肃的对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为主要特征;古典悲剧则体现为一种追求完满的大团圆式的和谐美。其实西方古典戏剧也是如此。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将古希腊的艺术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是非常贴切的。但西方悲剧偏向于壮美,而中国古典悲剧则偏向于优美。这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说“中国无悲剧”,其实是硬拿西方悲剧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中国古典悲剧,是有失偏颇的。

因此,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并不是对悲剧的一种背离,相反,它是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悲剧形式。忧国忧民的情怀是我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古典戏剧家将他们对社会、对普通劳动人民深沉的担忧和深切的关怀寓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之中,从而赋予作品一种普世价值,使我国古典悲剧得以立于世界戏剧之林,这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摘编自齐琳正《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材料二:

戏剧是一种比较古典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中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二者的起源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在原始巫术仪式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国戏剧中能够看到原始巫术仪式的影子,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拊石击石”“致舞百兽”的场面,屈原的《九歌》中收尾两章《东皇太一》和《礼魂》,都可以证明中国戏剧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西方戏剧也是源于原始巫术仪式,最初的西方戏剧主要为古希腊戏剧,而古希腊戏剧产生于民间,大多数是通过对民间宗教祭祀仪式进行的戏剧化表现,如通过歌颂酒神展开祭祀活动,用来表达对英雄的哀悼。

中西方戏剧的悲剧精神不同。西方戏剧的悲剧精神在于表达英雄的悲壮,结局通常是以英雄的死表达对命运的顽强斗争,实现自身价值,大部分情况是一悲到底;中国戏剧的悲剧精神主要是英雄获得成功,成功解决问题,获得圆满结局,大部分情况是由悲剧到喜剧。中国戏剧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整体情感表达手法比较含蓄、委婉,因此,中国戏剧很少出现一悲到底的情况。中国悲剧最后的结局都是皆大欢喜的,虽然给观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但是使故事悲剧色彩降低,缺少悲剧美。西方戏剧是对人类悲惨处境进行的戏剧化反映,对悲剧精神的追求比较高,主要通过对人生意义进行探索和追寻,实现人生价值,体现顽强拼搏的人生意志。

西方戏剧注重写实,属于再现型艺术,要求道具要能展示真实的生活情况,对于无法完成的动作和事情需要进行技巧性回避,通过可以完成的动作来展现生活的实际情况。西方戏剧表演的重点在于对动作的写实性设计,对于情节的叙述要求能够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