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学理论体系精要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人体结构认知01基础理论核心03疾病发生机制04诊断方法体系05治疗基本原则06养生实践指导
基础理论核心01
阴阳学说基本原理阴阳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基本物质构成,阴阳的相互作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关键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在人体生理活动中,阴阳保持平衡状态,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阴阳失调包括阴盛阳衰和阳盛阴衰两种情况,不同的失调状态会导致不同的病症表现,如寒证、热证等。123
五行生克关系五行相互资生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关联五行相互制约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相生关系是事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五行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相克关系是维持五行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避免事物过度亢盛的制约机制。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组织器官等划分为五类,分别与五行相对应,从而揭示了人体内部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养生防病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形神合一的状态是人体健康的最高境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整体观念体现
人体结构认知02
脏腑相互关系脏腑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脏腑疾病的辨证施治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调整。脏腑与人体生理活动脏腑功能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脏腑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脏腑分类与功能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具有化生和储藏精气的作用;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脏腑功能系统
经络运行规律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的概念与分类经络在人体内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分布规律,与脏腑、器官、组织等密切相关。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等作用。经络受阻或气血失调时,会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可通过针灸、推拿等疗法进行调治。经络的循行与分布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病理变化
精气血津液关系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精的概念与生成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具有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的作用。气的分类与功能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血的生成与运液的代谢与调节
疾病发生机制03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发病急,变化多;风性主动,具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风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暑多夹湿,易致湿邪为患。暑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寒性收引,易使气血津液收敛,腠理闭塞。寒邪010302六淫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病多沉重、秽浊;湿性黏滞,其病多黏腻、缠绵难愈;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04
七情内伤机理怒则气上大怒使肝气上逆,甚至则血随气逆的病机变化。喜则气缓过度喜乐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悲则气消过度悲忧导致肺气耗伤或宣降失常的病机变化。恐则气下过度恐惧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思则气结脾主思,过度思虑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0102030405
病理产物形成气机郁滞不通,是机体局部气的流畅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于体内,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其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体内湿热浊气蕴结,或寒湿邪气侵袭,蕴结于脏腑经络,煎熬而成的一种坚硬如石的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饮结石
诊断方法体系04
望诊观察患者整体神、色、形态,以及局部病变、分泌物、排泄物等,了解病情。闻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辨别疾病寒热虚实,预测病情变化。问诊详细询问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以全面了解病情。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摸患者体表,了解脉象、腹部等体征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 HS YF 439-2020清洁自转向酸性能评价方法及指标.pdf
- LS(LG)产电iS5系列变频器用户手册0.0.doc VIP
- LS产电STARVERT iS7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VIP
-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标解读ppt.pptx
-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docx VIP
- 《高级钳工培训课件-(钳工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及其安全规范)》.ppt VIP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解读(详细版).pdf VIP
- 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考点分析问答题含答案.pdf VIP
- 项目范围管理课件.ppt VIP
- 网课答案《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