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稻生产技术的思考-吉林省水稻所严永峰.pptx

吉林省水稻生产技术的思考-吉林省水稻所严永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水稻生产技术的思考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严永峰

CONTENT目录

秸秆还田的问题

如何实现氮肥后移

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施氮问题的思考

04

03

01

02

S

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CONTENT目录

S

1.生产上的问题

施肥量居高不下,且前期施肥量过大,后期施肥量少,有效分蘖率低,每穗粒数少,成熟度低,倒伏严重,产量不稳不高。

秸秆如何还田?

2.指导思想的问题

指导思想仍然沿袭水育苗为前提的思路。

3.研究中的问题

氮肥后移热度高,但提不出具体的栽培措施。

秸秆还田向着成本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

吉林省水稻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施氮问题的思考

CONTENT目录

S

u无论何种方案,其显著特征都是将施氮的重点放在了营养生长期。

u其指导思想是通过追求穗数来达到高产的目的。

u这一思想的根源来自于“寒冷稻区水稻生育期短,缓苗慢,分蘖不足”的判断,以及穗肥会导致倒伏和出穗延迟等错误观念。

u事实上,自从上世纪70年代,吉林省旱育苗技术大面积推广以来,这一判断已经难以成立了。

方案

底肥

返青肥

分蘖肥

穗肥

粒肥

总量

532方案

75

0

45

30

0

150

农民方案1

100

20

80

0

0

200

农民方案2

80

20

50

15

0

175

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几种施氮方法(纯氮,公斤/公顷)

氮肥施用的误区

•旱育苗的优势—同水育苗相比

•地温高,可提早育苗(播种插秧提前20天),可种植晚熟品种。

•土壤通透性好,有利于根系发育(壮苗)

•自上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以来,基本取代水育苗和湿润育苗,成为我省最主要的育苗方式

旱育苗开启了壮苗时代

u缓苗是重新发根的过程

插秧导致根系大部分受损难以吸收养分。

重新发根所依赖的是茎叶中储存的养分。

壮苗才是加速缓苗的根本途径。靠超量的前期氮肥促进缓苗是舍本逐末。

壮苗是缓苗的决定性因素

茎秆养分

缓苗情况

严光彬,北方粳稻“三早”超稀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2008

u水稻是一种分蘖力极强的作物。吉林省旱育苗条件下,理论上每株水稻可获得48个穗。

u在9×8寸(30厘米*26.7厘米,12穴/平方米)密度下,实际可收获30.2个穗(362.4穗/平方米)。

分蘖位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1.0

1次分蘖2次分蘖3次分蘖合计

0.8

3.5

1.7

6.0

1.0

2.

1.5

5.3

0.8

2.3

1.3

4.4

0.82.1

2.9

1.01.7

2.7

1.0

1.5

2.5

1.0

1.5

2.5

1.00.7

1.7

1.0

1.0

8.4

16.1

4.8

30.2

分蘖数已经不是制约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

9×8寸密度插秧1株时的各节位有效穗数

当前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于穗粒数

•以公顷产量10000公斤为目标进行计算。

•千粒重26克,则需要3.85万粒/平方米。

•以插秧密度24穴/平方米计算,每穴应有1600粒。

•以每穴20个穗(480穗/平方米)计算,每穗应有80粒。

•产量不到10000公斤/公顷的田块不可能穗数不达标,而是穗粒数不到80粒(千粒重22克则需要100粒)。

•因此,吉林省的问题不在于穗数不够,而在于穗不够大!

产量=穗数×穗粒数×粒重

单位

株型设计

主要特点

代表品种

沈阳农业大学

直立大穗

穗型直立,300穗∕㎡,穗重4克

沈农265

广东农科院

早长根深

大穗、260穗∕㎡,穗重4.5克

胜泰1号

四川农业大学

稀植重穗

重穗、225穗∕㎡、穗重5克

2优162

湖南杂交稻中心

功能叶挺长

功能叶长、240穗∕㎡、穗重5克

两优培九

中国水稻研究所

后期功能型

青杆黄熟、240穗穗∕㎡、重5克

协优9308

国际水稻所

弱分蘖力

分蘖3~4/株、200~250粒/穗

东三省16个品种

少蘖、大穗

350~465穗/㎡,平均104.1粒/穗

吉粳88

少蘖大穗是目前超高产育种的发展趋势。吉林省区试结果表明,品种穗粒数不断增加,

穗数减少。这也间接的说明,目前的生产水平下,靠穗数高产的余地小,靠增加一穗粒数实现高产是方向。

大穗型品种的优势是穗大、粒多,但偏偏想用多穗来实现高产,是否南辕北辙?

各单位超高产育种方向

粒数多时,成熟不良

茎杆细

穗小,不齐

粒数不足

倒伏

低产

下位叶枯死抗倒伏力降低

过分繁茂分蘖过多

前期施氮过多的危害

孕穗期不施肥

穗数未增加

前期肥多

高产

重施穗肥的优势

封垄推迟

旱育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