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专业指导共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专业指导共识

目录

一、总贝15

1.1目的和意义5

1.2适用围7

1.3基本原则9

1.3.1个体化原则10

1.3.2安全性原则11

1.3.3有效性原则12

1.3.4经济性原则13

1.4指南制定依据14

二、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6

2.1适应症17

2.1.1胃肠道功能障碍17

2.1.2营养需求无法通过肠内途径满足18

2.1.3其他特殊情况19

2.2禁忌症21

2.2.1胃肠道梗阻25

2.2.2严重代谢紊乱26

2.2.3感染性休克28

2.2.4不可逆性休克29

2.3相对禁忌症29

三、肠外营养的成分选择与配制30

四、肠外营养的输注途径和方法33

4.1输注途径34

4.1.1外周静脉途径36

4.1.2中央静脉途径37

4.1.3不同途径的选择38

4.2输注装置39

4.2.1输注泵43

4.2.2储液袋44

4.2.3静脉导管45

4.3输注方法46

4.3.1持续输注47

4.3.2间歇输注49

4.3.3混合输注51

4.4输注速率52

4.4.1初始输注速率53

4.4.2持续输注速率53

4.4.3调整输注速率54

五、肠外营养的监测和评估59

5.1体重和体液平衡监测60

5.2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61

5.3营养状况评估62

5.3.1人体测量学指标63

5.3.2实验室才旨标66

5.3.3临床指标74

5.4感染监测75

5.5导管相关并发症监测76

5.6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77

六、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78

6.1导管相关并发症79

6.1.1导管堵塞81

6.1.2导管感染81

6.1.3静脉炎82

6.1.4穿刺点出血84

6.2营养相关并发症85

6.2.1胰腺炎91

6.2.2高血糖92

6.2.3脂肪代谢紊乱93

6.2.4电解质紊乱94

6.3其他并发症95

6.3.1肝功能损害97

6.3.2肾功能损害98

6.4并发症的防治措施99

七、肠外营养的停用和过渡到肠内营养100

7.1停用肠外营养的指征101

7.2过渡到肠内营养的指征和方法102

7.3停用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106

八、特殊人群的肠外营养支持107

九、肠外营养的护理和管理108

9.1导管护理109

9.1.1日常护理110

9.1.2感染预防112

9.1.3问题处理114

9.2输注管理115

9.2.1输注泵的使用116

9.2.2输液袋的更换117

9.3患者教育118

9.3.1肠夕卜营养知识119

9.3.2自我管理122

十、指南的制定、实施和修订124

10.1指南的制定125

10.2指南的实施126

10.3指南的修订127

总则

本共识旨在为进行肠外营养安全输注提供专业指导,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

最佳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效果。共识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安全性第一:所有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确保营养液的安全输注。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肠

外营养方案。

•密切监测与评估:在输注过程中定期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电解质水平及营养状

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采取措施减少感染风险,如严格执行手卫生、正确处理穿刺部位等。

•教育与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肠外营养知识培训,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通过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可以有效提升肠外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治

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1.1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本共识旨在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的安全输注提供专业指导,

确保患者在整个输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明确输注指征、优化输注方案、加

强监测与评估等手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