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序号
质量通病
产生的原因
预防措施
1
麻面
(1)模板面粗糙,脱模剂漏刷,粘有杂物,模板表面未湿润,振捣时气泡未排出。
(2)垫块位移,漏放或间距大。
(3)钢筋过密,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1)清模,刷好脱模剂,模板用清水充分湿润,按操作规程振捣。
(2)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适当选用石子的最大粒径。
2
露筋
(1)混凝土离析
(2)振捣棒碰移钢筋。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规范运输。
(2)钢筋密集处用带刀片的振捣棒。
3
蜂窝
(1)拆模过早,碰掉角。
(2)配合比不准或计量错误造成。
(3)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拌匀或振捣不实。
(4)未分层下料、漏振。
(5)下料不当,未设溜槽串筒。
(1)正确掌握拆模时间。
(2)严格控制配合比,搞好计量。
(3)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振捣密实。
(4)分层下料,棒棒相接不漏振。
4
缝隙
夹层
(1)模板严重移位、漏振。
(2)施工缝处理不认真。
(1)经常观察模板,及时修整。
(2)严格执行施工缝处理措施。
5
孔洞
节点钢筋较密,混凝土漏振。
严格分层下料,正确振捣,严防漏振。
6
缺棱掉角
拆模用力不当或过早。
采用正确拆模方法,控制好拆模时间。
7
板面不平整、轴线位移
(1)梁板同时浇筑,只用了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用铁锹拍平,使砼板厚不准。
(2)混凝土未达到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特别是为了保温覆盖或测温,没有搭脚手板情况下进行操作。
(3)模板支设不牢固。
(4)放线误差大。
(5)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浇筑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位移较大。
(1)梁用振捣棒,板用平板振捣器。
(2)混凝土达不到足够强度不能上人。应在混凝土上垫放脚手板,随浇、随退、随盖,测量时走脚手板。
(3)模板方案正确,操作认真控制。
(4)位置线要弹准确,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计。
(5)防止振捣棒冲击门口模板,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下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