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学期河南电大本科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形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5春季学期河南电大本科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形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025春季学期河南电大本科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5月8日,适用于2025春季学期河南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学员

一平台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1至3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题库(从下列题库中随机抽取10道小题)

并非有生命的人类个体即每个自然人都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而只有那些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

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

A.正确

B.错误

病理性醉酒的人犯罪也属于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不作为的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而非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

实施的一切行为规范所规定的义务。()

A.正确

B.错误

不作为之所以与作为一样属于危害行为,同样可以成立犯罪,归根结底在于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它同作为在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

从自然意义上讲,犯罪所侵犯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也属于一种客观事实特征,因此犯罪客观

方面是包括犯罪客体在内的客观事实特征。()

A.正确

B.错误

2

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

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对于具体案件,只要把它的刑法因果关系搞清楚了,就可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了。()

A.正确

B.错误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应当免除处罚。()

A.正确

B.错误

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对同类客体的抽象和概括。()

A.正确

B.错误

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A.正确

B.错误

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侵害、犯罪对象未必能决定犯罪的性质是关于犯罪对象的正确表述。()

A.正确

B.错误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物,一切犯罪行为都会侵害到具体的人或者物,所以一

切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A.正确

B.错误

3

犯罪客观方面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是依据危害结果距离危害行为的远近或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

联系形式或者受到损害的程度来划分的。()

A.正确

B.错误

犯罪直接客体又分为一般客体和复杂客体。()

A.正确

B.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以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A.正确

B.错误

根据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形成方式,身份可以分为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A.正确

B.错误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A.正确

B.错误

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

A.正确

B.错误

甲对乙实施抢劫,乙乘其不备逃跑,甲在后紧追,乙在横穿公路过程中被正常驾驶的汽车撞死,甲乙死

亡的结果对甲的影响是: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成立偶然的因果关系,导致在对甲的抢劫罪量刑时,考虑这一结果。()

4

A.正确

B.错误

甲平时小偷小摸,听说开始严打后到司法机关自首;甲引诱不到14周岁的少女与之发生性关系,认为自

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这些都属于法律认识错误。()

A.正确

B.错误

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A.正确

B.错误

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

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A.正确

B.错误

某甲驾一货车穿行于陡峭山路,某乙想尽快赶到投宿地想搭便车,冒然抓住车厢后部,但却无法攀上,

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为摆脱某乙骤然刹车,致某乙摔入山沟,当场死亡。某甲对某乙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A.正确

B.错误

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A.正确

B.错误

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A.正确

B.错误

5

实行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而只会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A.正确

B.错误

是否构成犯罪的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A.正确

B.错误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A.正确

B.错误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

A.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以太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