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组经典“药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3组经典“药对”

在中药大家族里,有很多奇妙的“药对”,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起到“1+12”的临床疗效。下面就给读者们介绍中药里最为经典的3组好搭档。

半夏性味辛温,微毒。半夏有3种炮制品: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这两味药合用可相互辅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半夏得到陈皮的帮助,气顺痰消;陈皮得到半夏的帮助,痰除则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上一层楼。

经典方药:陈皮半夏汤,出自《济阴纲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日常保健:用作日常保健時,可以直接取陈皮来泡茶、煲汤、煲粥甚至入菜;由于半夏有小毒,泡制陈皮半夏汤时,应当加入几片生姜。

滋补祛寒热的沙参遇上养阴生津的麦冬,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沙参和麦冬均甘而微苦、柔和缓润,它们性能相似却功效互补,临床上经常同时配伍出现,起到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的功效。每当秋风起,人们津少口渴、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时,这组药对就能解决以上问题。

经典方药:沙参麦冬汤,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日常保健:可以在煲汤时,加入适量沙参和麦冬,中火煲煮2小时即可;也可以直接用开水泡20分钟后代茶饮。

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湿、消肿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薏苡仁味甘、性凉,入脾、胃、肺经,炒制用能利水渗湿、健脾养胃,常用于水肿、脾虚泄泻等。这对“搭档”齐齐剑指水肿,临床收效甚佳。需要提醒的是,中药赤小豆是指细长型的红豆,不是平日人们吃的那种圆润的红豆,只有赤小豆才有利水祛湿的效果。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可以制作赤小豆薏苡仁粥,长期服用可健脾和胃、滋补身体、调养气血。

经典方药:赤豆薏苡仁汤,出自清代医著《外科大成》。

日常保健:将赤小豆浸泡1~2个小时;薏苡仁买回之后,直接放锅里无水无油炒3~5分钟,至颜色金黄有香味;将赤小豆、炒薏苡仁(晾凉洗净后)入锅中,加入冷水,水开后再煮15分钟,后续再关火焖15分钟即可。

(摘自《生命时报》文/黄志辉)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