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第PAGE6页(共NUMPAGES1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
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
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两个大题,20小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2分。共34分)
1.“灭掉陈朝,开创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
A.北魏孝文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高祖
2.某小说以玄奘西行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经艰辛去的“西天”是指
A.大秦 B.大食
C.天竺 D.波斯
3.杜甫的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是
A.开皇之治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宋金和战
4.“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饱含忧国忧民的神情的特点。”这里的“他”是唐朝的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5.“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
6.《全球通史》称“宋朝的黄金时代”除了文化成就更主要是发生“商业革命”,对应的
史实是
A.海外贸易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
C.瓦子出现 D.交子出现
7.文化旅游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8.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统一蒙古地区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9.“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史实。”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明长城 B.兵马俑
C北京故宫 D.都江堰
10.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1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
A.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C.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 D.灌溉沿岸大片良田
12.宋朝时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谚语说明了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
A.气候宜人 B.交通便利
C.商业繁荣 D.成为丰饶的粮仓
13.苏辙的《栾城集》记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 B.澶渊之盟的订立
C.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 D.《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14.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分析该表,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西汉(公元2年)
唐朝(752年)
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A.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B.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
D.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1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尤甚于咸阳之郊”。这意在反映明代八股取士
A.削弱儒学地位 B.加强皇权
C.摧残思想文化 D.损害国家统一
1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的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出处
记述
《清史稿》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
《军机大臣年表》
“雍正七年始设军机房,十年改称军机处”
A.因战事而设 B.强化军权
C.设于雍正十年 D.设于雍正年间
17.某出版社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因为这类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A.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